[发明专利]一种正负压产生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0549.1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鹏;杜洋;邓雪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6 | 分类号: | H02M3/06;H02M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何立春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负 压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压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负压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到汽车家电,小到电脑电话,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服务和便利。
电子产品都有各自的控制电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中更多的是使用集成的控制电路来实现所需要的特定的功能。且电子产品的功能存在多样化,要实现不同的功能就需要对特定功能的器件进行供电。但通常的电源信号都是相对固定,如电压值为220伏、5伏、12伏等。而特定功能的器件往往有自己的电源要求,如电子设备中经常用到的正负压。因此,电子产品中都有对电源电压进行转化的元器件,用于满足各个特定器件的电源要求。
目前,对电源进行转化主要是通过集成芯片(Integrated Chip,IC)来实现,虽然使用的集成芯片数量较少,但是集成芯片价格普遍较高,这就增加了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加重了用户的经济负担,维修不便,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大范围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负压产生电路,以解决现有电子产品存在的生产成本高,维修不便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负压产生电路,用于将输入电压转化为设定的电压;所述正负压产生电路包括:
能量传递电路,用于传递输入电压产生的电能;
正压产生电路,用于通过DC-DC转换器将所述电能转换为正电压值;
负压产生电路,用于将所述电能转换为负电压值。
优选地,所述能量传递电路包括电感。
优选地,所述正压产生电路还包括正压转换电路,其中:
所述正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和第一并联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和所述能量传递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并联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电路、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电路、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
所述第一电阻电路包括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串联。
优选地,所述正压产生电路还包括反馈电路,其中:
所述反馈电路的一端和所述DC-DC转换器的反馈接口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靠近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压产生电路还包括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二并联电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DC-DC转换器的控制端口与所述第四电阻的靠近所述第二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并联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容并联。
优选地,所述负压产生电路包括倍压电路,其中:
所述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二极管电路、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分别与所述二极管电路并联;
所述二极管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能量传递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负压产生电路还包括正压调节电路,用于对所述正电压值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正压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九电阻、第三并联电路;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并联电路包括第九电容、第十电容和第一可控硅稳压二极管电路;所述第九电容、第十电容和第一可控硅稳压二极管电路并联;
所述第一可控硅稳压二极管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稳压二极管、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可控硅稳压二极管的栅极和阴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可控硅稳压二极管的栅极和阳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负压产生电路还包括负压调节电路,用于对所述负电压值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负压调节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电路,其中:
所述第二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四并联电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并联电路连接;所述第四并联电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0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复合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养猪场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