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煤提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0421.5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任相坤;张殿奎;董宇航;顾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宝塔三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47/30;F28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煤提质装置,属于煤料提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褐煤属产热效率低的煤种,其水分含量高、热值低、易风化和自燃。为了提高褐煤产热效率,一般需要在使用前对褐煤进行提质加工。褐煤的提质加工主要是对褐煤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燥和热解,使之内部游离水脱除、同时对褐煤内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250633A公开了一种用外热式回转炉进行褐煤提质的方法,将褐煤在100-300℃下的回转干燥炉中干燥脱吸后,再进入回转炭化炉进行450-700℃的热解,热解时间为40min-2h,热解后得到半焦和含有焦油的高温粗煤气,半焦经回转冷却炉熄焦后,经筛分装置得到不同粒径的成品半焦;产生的含有焦油的高温粗煤气经过焦油分离纯化装置,得到高品质的成品焦油和高热值的成品煤气,其中一部分成品煤气和空气送入燃烧炉燃烧,燃烧后的热烟气送入回转炭化炉夹套作为热源使用。上述方法提高了褐煤的利用率和半焦的质量,节约了能源,但是上述方法中褐煤需要先在回转干燥炉中干燥后,再进入回转炭化炉中进行热解,使得褐煤提质工艺的周期长、工艺繁杂,降低了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为了缩短褐煤提质周期,需要对褐煤干燥和热解装置进行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427899U公开了一种转盘式连续焙烧炉,其包括设置在转盘架上的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安装有运行在所述环形轨道上的转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小齿轮和安装在转盘上的内齿轮,小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内齿轮转动,从而驱动转盘在环形轨道上运行。
采用上述焙烧炉可以一次完成对褐煤的干燥和热解,缩短了工艺周期,提高了效率,但是上述技术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盘转动,齿轮容易在较高的焙烧温度下发生变形,且运行中焙烧炉内的灰尘颗粒容易卡堵在齿轮间隙内,因此容易使齿轮间无法完全啮合,从而导致无法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盘转动。
再有,上述技术中小齿轮和内齿轮啮合传动产生的动力较小,因此上述齿轮啮合带动转盘转动的结构仅适用于少量煤料的干燥和热解,将上述装置用于大规模煤料干燥和热解时容易发生齿轮无法带动转盘转动,甚至齿轮齿部由于无法承受高负荷而断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齿轮在较高焙烧温度下容易变形,且焙烧时灰尘颗粒容易卡堵在齿轮间隙内导致齿轮间无法完全啮合,导致齿轮传动无法带动转盘转动;进而提出一种不适用齿轮机构,且能在高温、多尘环境下运行的褐煤提质装置。
本发明同时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小齿轮和内齿轮的啮合机构产生动力较小,无法带动转盘一次性完成大量褐煤的干燥和热解;进而提出一种可一次性干燥和热解大量褐煤的褐煤提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煤提质装置,包括,
转盘加热器,设置有进口和出口;
气固分离器,设置有进口、气体出口和固体出口,所述转盘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气固分离器的进口相连通;
半焦冷却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气固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所述半焦冷却器的进料口相连通;
焦油冷凝器,设置有进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所述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焦油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
所述转盘加热器包括,
转盘,所述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转盘内的物料;
多个转轮和电机,所述电机与转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轮转动;
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底部,多个所述转轮沿所述环形轨道的圆周固定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的下方,所述环形轨道适于沿多个所述转轮滑动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所述环形轨道与所述转盘同心设置,多个所述转轮沿所述环形轨道的圆周均匀设置;所述转盘的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环形轨道和转盘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轴转动。
所述转盘的侧壁竖直设置,所述转盘的侧壁垂直于顶部,所述转盘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5°,所述转盘顶部的直径为18-22m,所述环形轨道与转盘边缘的距离为1m,所述转盘加热器的进口与转盘边缘的距离为转盘直径的9-13%。
所述环形轨道为“工”字型轨道,所述转轮的宽度略大于所述“工”字型轨道下端的宽度;由所述转轮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所述环形轨道方向延伸设置有挡板,用于限制所述环形轨道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宝塔三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宝塔三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0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金属锯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自动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