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冷凝器扁管收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9085.2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超力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F9/18;F28F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胡长生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冷凝器 收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所有汽车空调冷凝器(以及类似热交换器)芯体焊接技术,及冷凝器(以及类似热交换器)芯体装配技术。特别涉及到所有汽车空调冷凝器(以及类似热交换器)扁管两端收口的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冷凝器通常由扁形多孔散热管(通常简称为扁管)与散热带(通常简称为翅片)叠装后,再在其两端装上(或插入)集流管(集流管通常是圆形管、椭圆管、“D”形管或半圆槽)组成芯体,再通过钎焊焊接在一起。通常,为便于装配和定位在扁管的两端设计有插入台阶,所谓插入台阶是指将扁管两端的宽度收小一定尺寸(通常称为收口),使得管体的两端头部的宽度尺寸变小形成一个台阶。在集流管上设有扁管装配孔(通常叫扁管槽或扁管孔),其孔的大小和形状与扁管的收口截面相匹配。在组装时将扁管两端插入集流管的装配孔内,在调整好两端集流管的中心距后再进行氮气保护下的钎焊(通常简称为NB钎焊)。由于扁管收口和集流管的装配孔的加工存在误差,在实际组装时,扁管不能顺利地插入集流管的装配孔内,或者插入后也不能保证两端集流管之间的中心距。因此,需在NB钎焊炉前进行两端集流管中心距的校正。并且,两端集流管之间的中心距在校正后也不能保证在焊接过程中不变化。而且,在NB钎焊后,还能看到扁管插入台阶的痕迹,影响其外观效果(感觉就像是没有插到位)。显然,现有技术扁管结构在芯体制造时存在着插入和定位困难、在钎焊炉前需进行集流管的中心距校正,校正后也不能保证在焊接过程中不变化和外观效果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扁管结构在芯体制造时存在的插入和定位困难、在钎焊炉前需进行集流管中心距的校正、校正后也不能保证在焊接过程中不变化和外观效果较差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扁管收口结构。本发明汽车空调冷凝器扁管收口结构将扁管的端头与集流管的连接部设置成楔形,即扁管端头的端口一侧的外缘尺寸较集流管装配孔的内缘尺寸小,然后,线性增大到与管体外缘尺寸大小一致,从而在扁管管体与端口之间形成楔形过渡带。
进一步的,本发明汽车空调冷凝器扁管收口结构楔形过渡带的长度L为2.5至12.0mm。
本发明汽车空调冷凝器扁管收口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够方便地将扁管插入集流管上的装配孔中,且能够准确定位,并在保证两端集流管之间的中心距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还能保证焊接可靠性(不泄漏)。另外,焊接完成后,看不出扁管收口的痕迹,提高了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扁管端头插入台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插入台阶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汽车空调冷凝器扁管收口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楔形过渡带的放大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汽车空调冷凝器扁管收口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现有技术扁管端头插入台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插入台阶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为扁管管体,2为扁管端头。由图可知,为便于装配和定位在扁管的两端设计有插入台阶,所谓插入台阶是指将扁管的两端宽度收小一定尺寸(通常称为收口),使得管体的两端头部宽度尺寸变小形成一个台阶。在集流管上设有扁管装配孔(通常叫扁管槽或扁管孔),其孔的大小和形状与扁管的收口截面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扁管宽度的公称尺寸W1为16mm,扁管收口部分宽度的公称尺寸W2为15.4mm,因此,装配孔宽度的公称尺寸W2`也为15.4mm。在组装时将扁管两端插入集流管的装配孔内,在调整好两端集流管的中心距后再进行氮气保护下的钎焊(通常简称为NB钎焊)。由于扁管收口和集流管的装配孔的加工存在误差,在实际组装时,扁管不能顺利地插入集流管的装配孔内,或者插入后也不能保证两端集流管之间的中心距。因此,需在NB钎焊炉前进行两端集流管中心距的校正。并且,两端集流管之间的中心距在校正后也不能保证在焊接过程中不变化。而且,在NB钎焊后,还能看到扁管插入台阶的痕迹,影响其外观效果(感觉就像是没有插到位)。显然,现有技术扁管结构在芯体制造时存在着插入和定位困难、在钎焊炉前需进行集流管的中心距校正,校正后也不能保证在焊接过程中不变化和外观效果较差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超力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超力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9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0LED制造方法
- 下一篇:均匀发射的 LED 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