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双腔茶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9070.6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4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万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园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茶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瓷茶杯泡茶时,茶叶直接放入茶杯内,喝茶的时候需要将茶叶吹开后才能喝,否则茶叶会随茶水进入口中,因此使用现有的这种茶杯,由于茶叶与茶水没有分开,会导致喝茶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茶杯的这些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外形美观的新型双腔茶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双腔茶杯,包括杯体、杯底及带把手的杯盖,杯体内设置带过滤孔的隔板,隔板将杯体内腔分隔成左腔及右腔,杯底包括左部及右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
杯体内壁具有卡槽,隔板借助卡槽与杯体固定连接;
杯底的左部所处平面与右部所处平面间具有夹角;
夹角的范围是145°至170°之间;
隔板设置于所述杯底的右部上方位置;
左腔的侧壁上边缘具有缺口;
杯体从下至上逐渐扩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比较现有的茶杯,由于采用双腔结构,可以方便地将茶叶和茶水隔开,具有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杯体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杯体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及图3,本发明包括杯体1、杯底2及带把手30的杯盖3,杯体1内设置带过滤孔4的隔板6,隔板6将杯体1的内腔分隔成左腔10及右腔12,杯底2包括左部20及右部21。杯体1的内壁具有卡槽5,隔板6借助卡槽5与杯体1固定连接;杯底2的左部20所处的平面与右部21所处的平面间具有145°至170°范围的夹角8;隔板6设置于杯底2的右部21上方位置;左腔10的侧壁上边缘具有缺口11,缺口11可以方便茶水的倒出以及便于识别茶水位于左腔10内;杯体1从下至上逐渐扩大,即杯底2的尺寸小于杯体1的杯口尺寸。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揭开杯盖3,将杯底2的右部21与桌面接触,再将茶叶及开水倒入右腔12中,待茶叶泡好后,将杯体1翻转使杯底2的左部20与桌面接触,茶水通过过滤孔4进入左腔10,而茶叶被隔板6阻挡无法进入左腔10,因此方便人们饮茶。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万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万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9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带智能热处理炉
- 下一篇:一种金佛手的无土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