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在缩微胶片阅读机中的精确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6117.3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鄢立坤;刘喜章;李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爱安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1 | 分类号: | G03B21/1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微胶片 阅读机 中的 精确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缩微摄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在缩微胶片阅读机中的精确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缩微胶片阅读机并没有提供画幅自动定位的功能,只能依赖用户手动控制缩微胶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速度一般有快速和慢速两个档位。通常一盘缩微胶片中有1200—2500幅左右的画幅,由于画幅数量较多,用户很难在短时间内定位到指定画幅,对缩微胶片阅读机自动定位画幅功能有着迫切的要求。
现市面的缩微阅读机主要是手动型和电动型的,手动型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阅读时,需要使用手摇动缩微胶片卷片手柄进行检索,这样阅读时需要不断进行手臂摇动,需要快速检索时需要较大的运动量,该手柄的结构复杂,且卷片速度不易控制,平稳性较差。电动型采用单电机驱动和机械离合器,利用输送电压正负极改变电机的卷片的方向。同样存在卷片速度不易控制而导致的定位精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在缩微胶片阅读机中的精确定位装置。
本发明一种用在缩微胶片阅读机中的精确定位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光电传感器、控制电路、胶片行进机构、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胶片行进机构、光电传感器、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
所述控制电路是由51CPU构成的单片板系统。光电传感器采用欧姆龙EE-SX674。输入装置是外接式数字键盘。显示装置是4位7段数码管显示屏。胶片行进机构采用步进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用户可以通过显示装置看到缩微胶片当前画幅的绝对位置(存储在计数器中的数值),现有技术无此功能。
本装置实现了一种可以自动将用户指定的画幅通过缩微胶片阅读机的显示装置显示在用户面前的功能,而现有技术只能完全依靠人工来实现画幅的定位。
本发明的定位装置采用光电传感器、控制电路、胶片行进机构、计数器、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可使缩微胶片卷片正反向运行更加稳定,结构紧凑,操作直观,可靠性好,阅读方便。
用户在使用缩微胶片阅读机浏览缩微胶片时,通过本发明定位装置,可以通过输入装置(如键盘)输入欲查看需要的画幅绝对或相对位置,控制芯片电路驱动胶片行进机构使缩微胶片向指定的方向转动,再利用光电传感器识别缩微胶片上通道或下通道上的标记点,每识别一个标记点,光电传感器就会向控制电路发出一个信号,这样控制电路就可以根据光电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来确定胶片行进机构是否继续驱动缩微胶片转动、以及转动的速度,直至缩微胶片转动到用户指定的画幅位置,控制电路发出信号使胶片行进机构停止转动缩微胶片,使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将缩微胶片转动到指定画幅的位置。显示装置的作用是显示用户的输入数值和当前画幅的绝对位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单行式或双行式使用的上通道;
图1b是单行式或双行式使用的下通道;
图1c是往复式或双行往复式使用的双通道;
图2是本发明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光电传感器、控制电路、胶片行进机构、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胶片行进机构、光电传感器、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光电传感器识别缩微胶片上通道或下通道上的标记点;胶片行进装置可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带动缩微胶片转动,并且转速可控;显示装置显示用户的输入数值和当前画幅在缩微胶片中的绝对位置;使用输入装置输入欲查看画幅的绝对位置或相对位置。所述控制电路是由51CPU构成的单片板系统。光电传感器采用欧姆龙EE-SX674。输入装置是外接式数字键盘。显示装置是4位7段数码管显示屏。胶片行进机构采用步进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爱安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爱安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