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苗孵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5775.0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石桥市鑫雨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11511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苗 孵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苗孵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鱼苗孵化设备的很多缺点,如占地面积大、耗费材料多、换水量大、对鱼卵冲击损坏程度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占地面积、耗费材料少、对鱼卵冲击损坏程度小的鱼苗孵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鱼苗孵化器,蓄水池通过水泵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的出口下方设有分水槽,氧气瓶通过增氧管与分水槽连接,分水槽下方连接若干个分水管,分水管分别与阀门和注水嘴连接,注水嘴的下方设有孵化器,孵化器包括V型容器、集水圈、束流圈和闸门,V型容器上方连接集水圈,束流圈位于集水圈内,所述的束流圈下方与向V型容器连接,上方向V型容器中心线方向靠拢,在束流圈上设有一个出水口,闸口插在出水口处,闸门与束流圈连接,所述的闸门由闸门框架和中部的筛网构成,集水圈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下方设有存鱼槽,存鱼槽位于托盘内,托盘位于固定支架上,托盘上设有回水管,回水管的出口位于蓄水池的上方。
上述的鱼苗孵化器,所述闸门框架的两侧面设有与束流圈出水口配合的插槽。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创造用于水产养殖专业生产繁育苗种的设备,由若干个小型孵化器而组成,可多层次,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材料,并且换水量小,对鱼卵的冲击损坏程度小,尤其对小型鱼类如泥鳅鱼等孵化率提高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孵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闸门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鱼苗孵化器,蓄水池1通过水泵2连接出水管3,出水管3的出口下方设有分水槽4,氧气瓶18通过增氧管19与分水槽4连接,分水槽4下方设有若干个分水管5,和与之配合的阀门6和注水嘴7,注水嘴7的下方设有孵化器8,孵化器8包括V型容器13、集水圈14、束流圈15和闸门17,V型容器13上方连接集水圈14,束流圈15位于集水圈14内,所述的束流圈15下方与向V型容器13连接,上方向V型容器13中心线方向靠拢,在束流圈15上部设有一个出水口,闸门17插在出水口处,闸门17与束流圈15连接,所述的闸门17由闸门框架20和中部的筛网21构成,闸门框架20的两侧面设有与束流圈15出水口配合的U型插槽;集水圈14上设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下方设有存鱼槽9,存鱼槽9位于托盘12内,托盘12位于固定支架10上,托盘12上设有回水管11,回水管11的出口位于蓄水池1的上方。
当从注水嘴7下来的水柱达到V型容器13的底部时,水流向上运动,在束流圈15的作用下迫使水流向中心运动,然后再随下来的水柱向下运动,所以鱼卵在孵化器8内随着水流上下运动而达到孵化的效果;水流通过闸门17的筛网流入集水圈14,集水圈14将水集中,通过出水管16流到存鱼槽9,闸门17的筛网起到阻隔鱼卵随着水流流入存鱼槽9的作用;当鱼苗孵出时,打开闸门17,鱼苗经束流圈15的出水口和出水管16放到存鱼槽9内,完成孵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石桥市鑫雨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未经大石桥市鑫雨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5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