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沉淀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4235.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侯红勋;石小峰;朱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污水处理 沉淀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沉淀设备 。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污水处理的重心也正在由大城市转向中小城镇及农村地区。对于农村地区,进行污水处理时项目投资有限,污水处理装置的设置尽可能的考虑重力自流。对于小规模的污水处理项目,污水沉淀多考虑采用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及斜板沉淀池。但是平流沉淀池需要设置刮泥机、而竖流沉淀池高程较高不利于自流,斜板沉淀池则最为适宜应用于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但是在估摸较小的情况下,由于斜板的施工安装需要在池内进行,施工安装繁琐,也不利于检修。针对此系列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沉淀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沉淀设备,结构合理、施工安装快捷、运行维护方便、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无底无盖的框架(1),所述框架(1)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集泥装置(12)、进水部分(2)、填料部分(4)和出水部分(5);所述进水部分(2)为板材,上面设有进水口;所述填料部分(4)包括有填料以及置于填料下部的支撑栅条(3);所述出水部分(5)为穿孔集水管,其一端与框架(1)上设置的短管(9)连接,另一端与框架(1)上设有的的出水槽(6)连接,出水槽(6)内设置有可调堰板(7),出水槽末端设置总出水管(8)。
所述的框架(1)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所述的耐腐蚀材料为玻璃钢、不锈钢或碳钢防腐。
所述的填料选自蜂窝填料;蜂窝填料材质选自UPVC、PE、PPR或玻璃钢;填
料倾斜放置其倾角与水平面呈60°。
所述的出水槽(6)内出水堰板(7)的高度可调节。
所述的集泥装置(12)为穿孔集泥管;其材质选自UPVC、ABS或碳钢。
所述的框架(1)底部设支撑腿(11),内部设置支撑件(10)。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沉淀设备可直接置于反应池内,无须对现有水池进行停水改造,由于采用了模块化对设备进行组装,使施工安装快捷、运行维护方便、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栅条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穿孔集泥管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进水部分; 3-支撑栅条;4-填料部分;5-出水部分;
6-出水槽;7-可调堰板;8-总出水管;9-短管;10-支撑件;11-支撑腿;12-集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包括框架,框架内从下向上依次为进水部分、填料部分和出水部分。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时放入水池内。
框架1为无底无盖的四面体,其底部设支撑腿11,内部设置支撑件10;所述进水部分2为板材,上面设置进水口,来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污水上升至填料部分4,填料部分4下部设置支撑栅条3以便填料的固定;污水在填料部分4内进行固液分离;净化后的污水上升至出水部分5,出水部分5为穿孔集水管,其中一端与框架1上设置的短管9相连,另一端与框架上设置的出水槽6相连,出水槽6中设置可调堰板7,出水槽6末端为出水总管8,出水总管8与水池的池壁相连,净化后的水通过总出水管8排出。
固液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顺着填料4的下表面下滑,穿过进水部分2 进入集泥装置12进行收集排出。
框架1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耐腐蚀材料为玻璃钢、不锈钢、碳钢防腐中的一种。
填料部分4填料选蜂窝填料,蜂窝材质选自;蜂窝填料材质选自UPVC、PE、PPR、玻璃钢中的一种;填料放置倾角与水平面呈60°。
出水槽内出水堰板的高度可调节。
集泥装置为穿孔集泥管;材质选自UPVC、ABS、碳钢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沉淀设备可直接置于水池内,由于采用了模块化对设备进行组装,使施工安装快捷、运行维护方便、可操作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4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规模雾霾消除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载具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