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酸塑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4021.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蒋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4;C08L77/00;C08L23/06;C08L21/00;C08L23/16;C08L15/00;C08L27/12;C08L1/12;C08L1/10;C08L67/00;C08L51/06;C08L2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贾郡 |
地址: | 2141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特别涉及一种防酸塑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塑料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地位,聚丙烯是一种无毒塑料,具有较高耐热性和良好的物理性能,应用广泛。但它无光泽,在低温下易脆化或破裂,和其他塑料一样易被各种有害细菌和梅毒污染,在合适的温湿条件下,极易繁殖细菌,为此,人们在聚丙烯塑料中添加防酸原料,这种方法,容易使聚丙烯产品的颜色变黄,同时,由于添加的防酸原料分散不均匀,防酸效果不理想也不能持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毒无害的防酸塑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酸塑料,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防酸基料20~26份、橡胶树脂4~8份、聚乙烯树脂10~20份、聚酰胺树脂15~25份、聚碳酸酯树脂30~50份、乙酸纤维素微粉2~4份、聚己酸内酯微粉30~50份、酸三甲酚酯15~25份、防腐剂4~8份、添加剂4~8份、相容剂3~6份。
进一步地,所述防酸基料为乙丙橡胶、氯化橡胶、氟胶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2:1:4。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剂为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为丁酸纤维素微粉、热塑性聚酯微粉、聚己酸内酯微粉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羧酸、氯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酸塑料,具有强效抑制细菌、杀灭细菌和防酸的效果,可用于生产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以及化工,仪表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的阐述,但不可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作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与调整,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酸塑料,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防酸基料26份、橡胶树脂8份、聚乙烯树脂20份、聚酰胺树脂25份、聚碳酸酯树脂50份、乙酸纤维素微粉4份、聚己酸内酯微粉50份、酸三甲酚酯25份、防腐剂8份、添加剂8份、相容剂6份。
所述防酸基料为乙丙橡胶、氯化橡胶、氟胶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2:1:4。
所述防腐剂为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组成。
所述添加剂为丁酸纤维素微粉、热塑性聚酯微粉、聚己酸内酯微粉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羧酸、氯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酸塑料,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防酸基料20份、橡胶树脂4份、聚乙烯树脂10份、聚酰胺树脂15份、聚碳酸酯树脂30份、乙酸纤维素微粉2份、聚己酸内酯微粉30份、酸三甲酚酯15份、防腐剂4份、添加剂4份、相容剂3份。
所述防酸基料为乙丙橡胶、氯化橡胶、氟胶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2:1:4。
所述防腐剂为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组成。
所述添加剂为丁酸纤维素微粉、热塑性聚酯微粉、聚己酸内酯微粉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羧酸、氯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酸塑料,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防酸基料25份、橡胶树脂7份、聚乙烯树脂17份、聚酰胺树脂24份、聚碳酸酯树脂45份、乙酸纤维素微粉3份、聚己酸内酯微粉42份、酸三甲酚酯18份、防腐剂7份、添加剂5份、相容剂4份。
所述防酸基料为乙丙橡胶、氯化橡胶、氟胶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2:1:4。
所述防腐剂为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组成。
所述添加剂为丁酸纤维素微粉、热塑性聚酯微粉、聚己酸内酯微粉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羧酸、氯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4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