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清理头屑的梳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3090.2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4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旺;王亚沛;季壮壮;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D24/10 | 分类号: | A45D24/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清理 头屑 梳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梳子,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头屑的梳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头发容易变脏,且容易出现头皮屑,故需要天天清洗头发。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并不能根除头皮屑的产生,而且对于一些生活节奏较快或者受临时条件限制不能每天洗头的人来说,在应对一些场合之前就急需要有一种临时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专门的产品用于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便于清理头屑的梳子,将梳子与风扇相结合,通过梳子来接触头屑,同时将风扇置于吸风状态来吸取头屑并使之附着于梳子上,然后将梳子拿开并将风扇置于吹风状态来将其清除,反复如此便可以达到去除头屑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外壳、梳床和风扇;外壳的顶端弯折后与梳床连接,梳床上设有梳齿和风孔,外壳弯折端内安装有风扇,外壳顶端的弯折处设有用于风扇进风或吸风的排风口。
所述的外壳内装有控制器和电源,外壳外设有吹风按钮和吸风按钮,所述的风扇经控制器分别与吹风按钮、吸风按钮、电源连接。
所述的梳齿间隔均匀密布在梳床上,相邻的梳齿之间间隙中均设有风孔。
所述的梳床呈椭圆形。
所述的外壳弯折端与梳床之间以螺旋方式连接。
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传统梳子与电动风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吸和吹两种方式吸附和清理头屑,进而去除头屑;而且简单易用,由于是采用蓄电池供电,可以方便的使用以及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梳齿,2、风孔,3、排风口,4、吹风按钮,5、吸风按钮,6、梳床,7、外壳,8、风扇,9、控制器,10、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外壳7、梳床6和风扇8;外壳7的顶端弯折后与梳床6连接,梳床6上设有梳齿1和风孔2,外壳7弯折端内安装有风扇8,外壳7顶端的弯折处设有用于风扇8进风或吸风的排风口3。
如图3所示,所述的外壳7内装有控制器9和电源10,外壳7外设有吹风按钮4和吸风按钮5,所述的风扇8经控制器9分别与吹风按钮4、吸风按钮5、电源10连接。
所述的梳齿1间隔均匀密布在梳床6上,相邻的梳齿1之间间隙中均设有风孔2。
所述的梳床6呈椭圆形。
所述的电源10为蓄电池,电源10采用蓄电池供电,便于随身携带。
所述的外壳7弯折端与梳床6之间以螺旋方式连接,螺旋方式可以方便清理。如图2所示,外壳7采用流线式外型,以增加手握时的舒适度,外壳7的弯折端与本体手持部分呈90度,如图4所示,外壳7底端设有充电接口可对电源10进行充电。
梳床6接触面采用椭圆结构,以保障发针与头发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同时便于风扇和风孔的安置,发针采用拥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质,以避免对头皮造成伤害。在梳齿1之间设计大量风孔用来吸附和清理头屑。
风扇与梳子结合,风扇设有正转和反转两种方式分别实现吸风和吹风功能,风扇8即可吹风又可吸风,吹风和吸风分别通过吹风按钮4、吸风按钮5进行控制。
蓄电池固定在下面,风扇和电机安置在上面,风扇可拆卸清理,排风孔安置在后面;吹风按钮4、吸风按钮5安置在外壳7手持部分上,位于外壳7手握后的手指位置,方便手指的触动,共设有关、正转、反转三种模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使用时先打开吸风按钮,梳床6对准头发进行吸风,并通过梳子的梳齿进行梳理将藏在头发中的头屑吸附在梳床6接触面上,然后拿下并按下吹风按钮,从梳床6的风孔中吹风,将头屑清除,然后重新打开吸风按钮,反复使用直至清除头屑。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3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形齿刀单斜式齿型刀托保鲜膜使用装置
- 下一篇:差速器轴承压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