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液压微缩进全自动电机壳整形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3003.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1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非平;李森林;唐子钦;赵茜;毛迎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超力卷板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液压 微缩 全自动 机壳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液压微缩进全自动电机壳整形机。
背景技术:
随着微型电机在家用电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使用,微型电机壳的生产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制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微型电机壳体的生产和加工方法一般都是落料--多次冲压(拉伸)--铆扣--整形;或者落料--卷制(卷圆)--铆扣--整形,这样的工艺流程。无论哪一种方法,最后均需要对半制品(半成品)壳体进行铆扣和整形的过程,该工序一般是将预制好的半成品壳体套在芯棒上,通过冲床的上下模具的冲压来实现。
通过冲床的上下模具的冲压实现铆扣和整形存在以下缺点。
1、对壳体板材材料的要求比较高;
2、很难实现工件尺寸精度、特别是设计圆度要求;
3、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4、由于高速冲压,会对壳体工件表面产生压痕,影响外观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液压微缩进全自动电机壳整形机,它采用数控液压微缩进原理,实现微型电机壳壳体铆扣和整形,使得壳体的曲率趋于一致,实现对壳体整形的目的,从而达到理想的圆度要求。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模具框架、模具座、液压升降油缸、油缸卡板、固定螺栓、机架、液压站、电控柜、电机和模具,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电控柜,机架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液压站和电机,机架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液压升降油缸,液压升降油缸与液压站连接,机架上方固定设置有模具框架,模具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模具座,模具座内设置有模具,模具座分为上下两部分、模具分为固定上模具和可升降下模具,固定上模具设置在上半部分的模具座内,可升降下模具设置在下半部分的模具座内,且下半部分的模具座通过固定螺栓与油缸卡板连接,油缸卡板与液压升降油缸的上部固定。
本发明的原理为:将半成品电机壳壳体置于固定上模具和可升降下模具之间,进入操作控制系统,启动液压站,使液压升降油缸上升,推动可升降下模具上升,固定上模具、可升降下模具不断接近靠拢,在固定上模具、可升降下模具中,壳体沿内壁接触,受力和不断压缩形变,当固定上模具、可升降下模具逐步闭合的某个阶段,壳体的“凸缘”和“燕尾”不断啮合,实现铆扣和整形。
由于固定上模具、可升降下模具完全闭合后的内径小于完全闭合后的壳体外径,当可升降下模具继续上升,固定上模具、可升降下模具将完全闭合状态时,壳体沿模具内壁在整个圆周方向被压缩,产生缩进,壳体的曲率趋于一致,实现对壳体整形的目的,从而达到理想的圆度要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液压升降油缸、柔性微缩进的工艺,对电机壳壳体原材料没有过高的要求;
2、工作过程由微电脑控制,提高整形生产产量和效率,节约了用工成本;
3、有利于提高整形壳体工件的精度要求;
4、柔性微缩进的工艺,不会对壳体表面产生压痕,有利于提高品质要求。
5、可根据不同规格的电机壳壳体,更换不同规格的上、下模具,实现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模具框架1、模具座2、液压升降油缸3、油缸卡板4、固定螺栓5、机架6、液压站7、电控柜8、电机9和模具10,机架6的一侧设置有电控柜8,机架6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液压站7和电机9,机架6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液压升降油缸3,液压升降油缸3与液压站7连接,机架6上方固定设置有模具框架1,模具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模具座2,模具座2内设置有模具10,模具座2分为上下两部分、模具10分为固定上模具和可升降下模具,固定上模具设置在上半部分的模具座2内,可升降下模具设置在下半部分的模具座2内,且下半部分的模具座2通过固定螺栓5与油缸卡板4连接,油缸卡板4与液压升降油缸3的上部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为:将半成品电机壳壳体置于固定上模具和可升降下模具之间,进入操作控制系统,启动液压站7,使液压升降油缸3上升,推动可升降下模具上升,固定上模具、可升降下模具不断接近靠拢,在固定上模具、可升降下模具中,壳体沿内壁接触,受力和不断压缩形变,当固定上模具、可升降下模具逐步闭合的某个阶段,壳体的“凸缘”和“燕尾”不断啮合,实现铆扣和整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超力卷板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超力卷板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3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图标的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 下一篇:一种PG结构的触摸屏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