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打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2275.1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廖昌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昌治 |
主分类号: | A01F7/06 | 分类号: | A01F7/06;A01F12/22;A01F12/36;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打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谷机,特别是一种新型打谷机。
背景技术
米饭主要是南方人的主食,根据气候稻谷多种植在南方,而南方的地理条件多以丘陵和山地为主,阶梯式的田地也多在山间,由于现今的生产条件差,自动化的机械往往到达不了田间,所以多数种田的农民就选择轻便简单的劳动工具去劳动。对于打谷,现在农民打谷的方式还很传统,一般农民都是先割稻草,然后用手一把把的抓住稻杆使稻谷在转动的打谷机里得到脱落。这样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耗时也长,在收获的季节农民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手拿稻谷杆进行打谷作业,操作简单,打谷方便,打谷效率高的新型打谷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打谷机,包括底座、踏板、床板、筛网、料斗、转盘、圆桶罩、转筒、所述的床板通过弹性支杆倾斜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的床板通过汽油机Ⅰ带动其震动,所述的筛网安装在床板的最底端上,所述的料斗安装在筛网下方,所述的踏板通过弹性支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转盘通过硬轴和轴承固定安装在踏板上,所述的床板上开设有供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转盘为空心圆锥形的转盘,该转盘顶端上安装有一圆柱体Ⅱ,所述的圆柱体Ⅱ上安装有螺旋形的刀片,所述的转盘表面上安装有凸起物Ⅰ,所述的转盘通过汽油机Ⅰ带动其转动,所述的圆桶罩为上下开口中空的圆柱形罩子,该圆桶罩的端口直径小于或等于床板的宽度,所述的圆桶罩固定安装在床板上方,并将转盘罩于其内,所述的转筒通过支架安装在转盘的上方,所述的转筒为上下开口中空的圆台,该转筒的内表面安装有凸起物Ⅱ,所述的转筒通过汽油机Ⅱ带动其转动,所述的转筒的下端口直径比转盘底面的直径小。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转盘的侧面倾斜角α的角度为30°-60°。
所述的转盘侧面的外表面上安装有1-6个三角形刀片Ⅰ,该三角形刀片Ⅰ与转盘侧面之间形成的β角的角度为50°-90°。
所述的转盘侧面的外表面上安装有1-4条三角形刀片Ⅱ。
所述的转盘侧面的外表面上安装有1-4条圆柱状的凸起物Ⅲ。
所述的床板上安装有弹簧Ⅲ和圆柱体Ⅰ,所述的汽油机Ⅰ上安装有椭圆形的轴承。
所述的弹性支柱包括钢套、弹簧II和用于调节弹性支柱高度的钢丝绳,所述的钢套为两个套在一起并能自由伸缩的钢管,所述的弹簧II置于钢套中,所述的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下钢管底部的底座上,另一端穿过上钢管顶盖和踏板上的圆孔,并缠绕且锁在踏板上。
所述的通孔周边安装有防止谷粒从该通孔掉落的挡板。
所述的床板的倾斜度为1°-10°。
该新型打谷机还包括有用于向料斗送风的风扇,所述的风扇安装在床板下方的底面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新型打谷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包括转盘和转筒,转筒位于转盘的上方,该转筒的内表面安装有凸起物Ⅱ,转盘顶端上安装有顺时针往下的螺旋形的刀片,转盘侧表面上安装有凸起物Ⅰ,使用时,将收割好的稻谷直接放入转筒中,通过转筒的转动,采用凸起物Ⅱ与稻谷的撞击将谷粒打落,而该凸起物Ⅱ还能协助稻草往下掉落,当稻草落到转盘上时,转盘顶上的刀片可将稻草割断,转盘表面的凸起物Ⅰ将转筒中没有被打落的稻谷打落,提高了打谷效率。所述的转盘外罩有个圆桶罩,该圆桶罩可防止飞溅的谷粒落到床板外,保证谷子能够更好的收获回家。本发明操作简单,打谷方便,只要将割好的稻谷草放入其中即可,解决了手拿着稻谷草去打谷十分辛苦的难题,降低了劳作成本,提高了打谷的效率。
2.本发明中的床板是倾斜安装的,且通过汽油机Ⅰ带动其震动,当谷粒落到床板上时,可将谷粒抖到筛网上,并穿过筛网的筛孔落到料斗中,而在料斗旁边安装有风扇,在谷粒落到料斗之前可将不饱和的谷粒和杂草类的杂质吹走,提高了得到的谷粒的干净度。本发明中转盘侧面外表面上安装有三角形刀片Ⅰ和三角形刀片Ⅱ,这些刀片均起到割断缠在转盘上的稻草的作用,转盘侧面外表面上安装有圆柱状的凸起物Ⅲ,该凸起物Ⅲ加大了转盘上部的倾角,使放入的稻草能较快的落下来,然后就可以放入新的稻草了,加快了打谷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昌治,未经廖昌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22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直径液压油缸缸体的修复再制造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