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圆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1866.7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5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英;陈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B23D5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圆锯,尤其涉及一种体积更小、可接近性更好的电圆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圆锯,其电机与锯片的排布方式无外乎两种:一是电机轴线与锯片平行,二是电机轴线与锯片垂直。对于电机轴线与锯片平行的排布方式来说,电圆锯整体会显得比较长,这样操作性与可接近性都比较差;对于电机轴线与锯片垂直的排布方式来说,电圆锯整体会显得比较宽,整个结构不够小巧,占用的空间过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圆锯,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锯片的上方,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锯片切割深度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通过调节板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锯片转轴的轴心线平行,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沿所述锯片切割方向延伸并能够使所述锯片自由穿过的锯片槽,当所述调节板转动时,所述调节板所在平面与所述锯片所在平面保持垂直,所述调节板所在平面与所述锯片转轴的轴心线保持平行;当所述锯片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调节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小时,所述调节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α。
优选地,所述锐角α大于或等于30度。
优选地,所述调节板所在平面位于所述锯片转轴的轴心线下方。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形成用于套设在所述锯片外的护罩,所述护罩部分地遮盖所述锯片,所述调节板通过调节板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护罩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握持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
本发明电圆锯将电机的轴心线与锯片呈一角度设置,这样能在不影响工具性能的前提下同时减少长度与宽度,增加了工具的可接近性,使得人机工程学的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电圆锯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电圆锯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电圆锯的俯视剖视图。
附图中:
1-壳体,2-电机,3-锯片,4-调节板;
11-传动机构,12-护罩,13-第一手柄,14-第二手柄;
21-电机转轴;
31-锯片转轴;
41-调节板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电圆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将电圆锯按照图示位置放置时定义为一般工作状态,关于该电圆锯的上下方位的定义均以附图1-2中的上下方位为准。本发明电圆锯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电机2,电机2具有转轴21;锯片3一般为圆形,其圆心处为锯片转轴31;电机2位于锯片3上方且与锯片3通过传动机构11连接,传动机构11可以是齿轮箱等变速机构;壳体1的下端形成护罩12,护罩12能够部分地遮盖锯片3,起到保护使用者的作用,在护罩12上通过调节板转轴41连接有调节板4,用于调节锯片3的切割深度,其中调节板转轴41的轴心线与锯片转轴31的轴心线平行。本实施例中,调节板4的上开设有一沿锯片3切割方向延伸并能够让锯片3自由通过的锯片槽,调节板4一端可相对于壳体1转动,调节板4所在平面始终垂直于锯片3所在平面,也始终平行于锯片转轴31的轴心线。当调节板4相对壳体1远离转动时,锯片3从锯片槽内露出部分会变小,这样切割深度就会减少;当调节板4相对壳体1靠拢转动时,锯片3从锯片槽内的露出部分会增加,这样切割深度就会增加。同时,当调节板4转动时,调节板4所在平面与锯片转轴31的轴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也会不断发生改变,当该距离最小时,对应的锯片3的露出部分也最多,对应了最大切割深度,附图1绘示了电圆锯处于最大切割深度时的状态,附图2绘示了电圆锯不处于最大切割深度时的状态。调节板4上还设有一锁定机构,用于将其锁定在不同的旋转角度。
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减少电圆锯的长度与宽度的技术特征是电机2的位置,该位置是固定的,具体来说就是电机2的轴心线21的摆放角度。经过试验,当调节板4处于最大切割深度,也即处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时,电机转轴21的轴心线与调节板4所在平面之间呈一锐角α。从附图1-2中可以看出,电圆锯的长度明显减小,从附图3中可以看出,电圆锯的宽度明显减小,使得用户使用时更加得心应手。优选地,该锐角α大于或等于30度时,工具的可接近性与可操作性最优。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在壳体1远离锯片的一侧与护罩12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手柄13与第二手柄14,使用者可以舒适地握持住这两处手柄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1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