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基硫菌灵纳米农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0703.7 | 申请日: | 2013-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婷;王桐信;王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26 | 分类号: | A01N25/26;A01N47/34;A01P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硫菌灵 纳米 农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甲苯硫菌灵的纳米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分子式为C12H14N4O4S2,分子量342.39,化学名称为 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甲基硫菌灵俗称托布津M;甲基托布津;甲基多保净;桑菲纳(制剂)等。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为172℃(分解),几乎不溶于水、苯、二甲苯、乙醚;溶于甲醇、丙酮、氯仿;易溶于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稳定,对光稳定、低毒。无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具有高效、广谱、内吸等特点,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除了对藻菌纲真菌病害无效外,对其他各纲中许多真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它比同类杀菌灵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强的内吸作用,并且具有杀螨卵效果。药剂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而起杀菌作用。作用机制为干扰病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广泛用于禾谷类、蔬菜、果树和某些经济作物病害的防治。喷洒可防治麦类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甜菜褐斑病、瓜类白粉病、炭疽病和灰霉病、豌豆白粉病和褐斑病、菜豆灰霉病;种子处理可防治麦类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谷子黑穗病等。
普通农药施用过程中,80-90%的有效成分流失到土壤、水、空气中,造成农药需大剂量,多次使用以达到防效。将纳米技术与农药的研制相结合,即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纳米农药研究领域。纳米农药技术即将亚微米级的农药颗粒或液体包裹于一个惰性的壳中,从而将农药与外界环境隔开,通常所获得的颗粒粒径小于1000 nm的即称为纳米农药。纳米农药不仅大大降低了用药量,提高了药效,在使用经济性上也得到突破。真正体现了使用浓度低、杀虫防病广谱、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低毒、农药残留少、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甲苯硫菌灵的纳米剂型及其制备方法,开发了一种以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包被的甲基硫菌灵的纳米农药制备方法,能达到降低农药使用量、使用频率及延长农药药效(缓释)的目的,同时减少农药的施用损失和使用频率,并且有利于农药使用者的健康,减少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方法以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得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被的甲基硫菌灵的纳米农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0-30℃室温下,40-60 mg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2-20mg甲基硫菌灵溶于1-10 ml二氯甲烷形成有机相;
(2)70-80℃下,将乳化剂0.1-0.75g聚乙烯醇溶解于40-60ml的蒸馏水中形成水相;
(3)将有机相逐滴加入水相中;
(4)形成的乳浊液超声0.1-10min,将上述乳液以700-900rpm低速搅拌以除去二氯甲烷;或将乳液10000 -30000rpm离心1-20min,并用蒸馏水洗去未被包被的甲基硫菌灵。
上述所得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胶状乳液为外观均一稳定的牛奶状乳液,此即为甲基硫菌灵纳米农药,可直接或适当稀释喷施于植物叶片防治植物病原真菌。该制剂可长期存放(一个月以上)而保持性质稳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次以乳液-溶剂挥发法(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制得可生物降解的PLGA包被的甲基硫菌灵的纳米农药。纳米农药颗粒可达到204-569nm,包封效率可达32-61%;同时纯药达到约50%释放率仅需24h,而纳米农药需48h;达到75%释放速率时纯药对照需48h,而纳米农药需96h。该纳米农药不仅大大降低了用药量,提高了药效,在使用经济性上也得到突破。真正体现了使用浓度低、杀虫防病广谱、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低毒、农药残留少、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甲基硫菌灵化学结构式。
图2 不同PVA浓度下制得的甲基硫菌灵纳米颗粒的SEM图(A:0.25%PVA B: 0.5% PVA C: 1.0% PVA D: 1.5%PVA)。
图3不同超声时间对甲基硫菌灵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0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触发开关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永磁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