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0013.1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1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19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李婷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接触件的连接器,该接触件与被插入至接受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接受部的对方连接器的连接垫连接。
背景技术
开发为了担负许多电信号的传送而具备许多根接触件的连接器。那样的连接器往往随着接触件的根数变多而大型化,而且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时往往需要大嵌合力。
关于嵌合力的降低,已知一种低嵌合力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在进行使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操作之后进行例如使杠杆部件等旋转等其它操作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06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低嵌合力型的连接器,由于最终的嵌合通过例如杠杆操作等进行,因而以小力就能够使对方连接器嵌合,适合于接触件的根数多的连接器。然而,该类型的连接器仅通过使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操作是不够的,随后有必要进行例如杠杆操作等操作,一次嵌合需要两次操作。另外,有必要具备例如杠杆部件和操作该杠杆部件的部件等,而且还需要用于防止忘记第二次操作(例如杠杆操作)的显示或其他工夫,往往成为复杂的构造。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情,其目的在于,提供仅通过对方连接器的插入操作就嵌合完成的、适合于具备许多根接触件的构造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插入接受部,该插入接受部接受具有在第一面形成有连接垫的板状插入部的对方连接器的插入部;接触件,其与形成于该第一面的连接垫对应,在插入部不向插入接受部插入时和插入初期配备于在插入部被插入至插入接受部的情况下与上述第一面相对的位置;以及推碰部件,在插入部向插入接受部插入的最终移动时,其从该插入部受力而将接触件推碰到连接垫。
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上述推碰部件,由此,在对方连接器的插入部向插入接受部插入的最终移动时,接触件被推碰到连接垫。因此,直到插入动作最终阶段为止,插入部不受到接触件的干涉,或者仅通过较弱地干涉即可,以低插入力插入。推碰部件从插入部受力,在插入动作最终阶段,接触件连接至连接垫,因而仅通过插入动作就嵌合完成。
而且,本发明的连接器在对方连接器的插入部的第一面沿插入方向排列有多个连接垫,与此相应,本发明的连接器还适合于具备沿插入方向并排的多个接触件的构成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接触件推碰到具备连接垫的插入部是在插入的最终阶段,因而越是插入方向前方的连接垫,就越不可能与接触件较强地多次滑动摩擦而短寿命化。
这样,本发明的连接器是适合于具备许多根接触件的构造的连接器。
在此,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优选地,上述推碰部件具有接受被插入至插入接受部的插入部的抵接的抵接部,抵接部被插入部按压而与插入部一起移动至插入方向里侧,该推碰部件是还具有凸轮部的部件,该凸轮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接触件向着被插入至插入接受部的插入部的第一面按压,由此使接触件弹性变形而推碰到连接垫。
这样,通过使推碰部件为具备抵接部和凸轮部的构成,从而能够以简易的构造实现插入最终阶段的接触件向连接垫的推碰。
发明的效果。
依据以上的本发明,能够提供仅通过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就嵌合完成的、适合于具备许多根接触件的构造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将在图1中示出外观的连接器分解为外壳(A)和除此以外的构成部分(B)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将外壳翻转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将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卸下了外壳的残余组装体进一步分为带有盖部件的上部壳体(A)和除此以外的构成部分(B)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将带有盖部件的上部壳体分为上部壳体(A)和盖部件(B)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将压入有接触件的状态下的底部壳体上下颠倒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7是将构成在图1中示出组装状态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全部零件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将图1的连接器上下颠倒而将该连接器的全部零件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示出将对方连接器的插入部插入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时的最终阶段的动作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 接触件
20 底部壳体
30 滑块
31 凸轮板
32 立壁
40 上部壳体
50 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未经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0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疹护理液
- 下一篇:个人车辆租用的硬件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