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6912.4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姜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风过旗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7/06 | 分类号: | F16D6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离合器。
背景技术
电磁离合器属于通用传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印刷机械、包装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机床等领域,电磁离合器靠电磁铁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目前常见的电磁离合器通过通断电控制离合器的启停,电磁离合器刚停止时,从动摩擦盘在惯性下仍然继续旋转,不能较精确地控制从动摩擦盘及时地停止旋转,对于要求周期性操作的机械,机器的启停不方便控制,没有较精确使从动摩擦盘及时停止旋转的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磁离合器刚停止时,从动摩擦盘在惯性下,还要继续旋转,没有一种较精确地控制从动摩擦盘停止旋转的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电磁离合器,包括基座、摩擦盘、从动摩擦盘、支撑轴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摩擦盘和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支撑轴上,其中,增设有止动杆、拉杆、复位弹簧和电磁铁,所述止动杆中部铰接于基座上,一端设有钩头,另一端与拉杆一端铰接,拉杆另一端通过电磁铁吸拉在竖直方向移动,近钩头一端的止动杆和基座之间设置所述复位弹簧,所述从动摩擦盘边缘设有分度槽,所述钩头与分度槽配合止停从动摩擦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电磁铁通电,止动杆的钩头与从动摩擦盘边缘的分度槽分离,此时,解除了钩头对从动摩擦盘的限制,从动摩擦盘在摩擦盘的摩擦力带动作用下旋转;电磁铁断电,止动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止动杆上的钩头与从动摩擦盘边缘的分度槽配合,限制了从动摩擦盘的旋转。通过调节电磁铁的通电时间,就能控制拉杆拉动止动杆的时间,从而控制一个周期内从动摩擦盘旋转的圈数,一个周期结束后,能较精确地使从动摩擦盘及时停止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杆中部铰接处设置成长孔,电磁铁断电时,止动杆上的钩头与从动摩擦盘之间有力的作用,铰接处设置成长孔,在止动杆的受力方向有缓冲距离,在断电瞬间,有利于钩头与从动摩擦盘分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磁离合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基座1、摩擦盘2、从动摩擦盘3、支撑轴4和从动齿轮5,从动摩擦盘3和从动齿轮5固定设置在支撑轴4上,其中,增设有止动杆6、拉杆7、复位弹簧8和电磁铁9,止动杆6钩头61中部铰接于基座1上,一端设有钩头61,另一端与拉杆7一端铰接,拉杆7另一端通过电磁铁9吸拉在竖直方向移动,近钩头61一端的止动杆6和基座1之间设置复位弹簧8,从动摩擦盘3边缘设有分度槽,钩头61与分度槽配合止停从动摩擦盘3。
电磁铁9通电,止动杆6的钩头61与从动摩擦盘3边缘的分度槽分离,此时,解除了钩头对从动摩擦盘的旋转限制,从动摩擦盘3在摩擦盘2的摩擦力带动作用下旋转;电磁铁9断电,止动杆6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止动杆6上的钩头61与从动摩擦盘3边缘的分度槽配合,限制了从动摩擦盘3的旋转。通过调节电磁铁9的通电时间,就能控制拉杆7拉动止动杆6的时间,从而控制一个周期内从动摩擦盘3旋转的圈数,并在一个周期结束后,能较精确地使从动摩擦盘3及时停止旋转。
止动杆6中部铰接处设置成长孔,电磁铁9断电时,止动杆6上的钩头61与从动摩擦盘3之间有力的作用,铰接处设置成长孔,在止动杆6的受力方向有缓冲距离,在断电瞬间,有利于钩头61与从动摩擦盘3分离。
具体工作流程:
发动机的输出端10与减速器11的输入端连接,经变速后,减速器11的输出端连接摩擦盘2,从动摩擦盘3在摩擦盘2的旋转摩擦力下,带动支撑轴4和从动齿轮5共同旋转。电磁铁9通电时,磁力吸拉拉杆7,拉杆7向下拉动止动杆6的一端,止动杆6绕其中部的铰接点转动,此时,止动杆6的钩头61与从动摩擦盘3边缘的分度槽分离,从动摩擦盘3旋转;电磁铁9断电时,磁力消除,止动杆6在复位弹簧8的回复力作用下,止动杆6绕其中部的铰接点转动,止动杆6的钩头61与从动摩擦盘3边缘的分度槽配合,限制了从动摩擦盘3的转动。通过调整电磁铁9通电时间,就能较精确地控制从动摩擦盘3在一个周期内的旋转圈数,并在一个周期完成后,使从动摩擦盘3及时地停止旋转。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风过旗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风过旗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蛙式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婴儿车睡篮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