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HK-21细胞全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6756.1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令世鑫;马忠仁;李明生;冯若飞;王家敏;马祺;冯玉萍;乔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令世鑫;马忠仁;李明生;冯若飞;王家敏;马祺;冯玉萍;乔自林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张秋云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hk 21 细胞 悬浮 培养 血清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血清培养基,具体涉及一种BHK-21细胞全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
背景技术
BHK-21细胞即叙利亚仓鼠肾细胞,英文名称:Baby Hamster Kidney cell简称BHK-21或BHK21,该细胞系于1961年由Macpherson IA、Stoker MGP建系,源自5只未辨性别的1天龄仓鼠肾,1963年进行了单细胞克隆。原始的细胞株是成纤维细胞,贴壁依赖性生长,但后来经无数次传代驯化后可悬浮生长并用于病毒性疫苗的生产,如口蹄疫疫苗、狂犬病疫苗、乙脑疫苗等。采用无血清培养工艺将提高疫苗的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中不再使用动物血清(传统工艺生产疫苗时培养基中要添加牛血清),降低了疫苗注射时引起动物的副反应,提高疫苗的安全性;2)基质细胞的无血清全悬浮培养工艺,生产规模可线性放大,细胞单罐培养体积的增加,可提高疫苗产品的稳定性;3)基质细胞的无血清全悬浮培养工艺将采用成套的生物反应器及培养技术,实现了程序化可控的工艺操作流程,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产品的影响。然而无血清培养基是该工艺的实现产业化的技术难点,采用成分明确、细胞能高细胞的培养密度,而且还有较高的病毒表达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国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配方保密且价格高,同时市场上已有培养基(国内、国外)成分均不明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成分明确的适用于BHK-21细胞全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BHK-21细胞全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所述BHK-21细胞全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各原料物质的终浓度为:
氨基酸部分:
L-丙氨酸 200-300 mg/L,
L-精氨酸盐酸盐 350-500 mg/L,
L-天冬酰胺 200-300 mg/L,
L-天冬氨酸 50-85 mg/L,
L-半胱氨酸一水合物 10-45 mg/L,
L-胱氨酸盐酸盐 25-50 mg/L,
L-谷氨酸 100-155 mg/L,
L-谷氨酰胺 300-405 mg/L,
甘氨酸 150-200 mg/L,
L-组氨酸盐酸盐 155-200 mg/L,
L-异亮氨酸 100-150 mg/L,
L-亮氨酸 150-180 mg/L,
L-赖氨酸盐酸盐 150-250 mg/L,
L-蛋氨酸 45-80 mg/L,
L-苯丙氨酸 20-50 mg/L,
L-脯氨酸 100-125 mg/L,
L-丝氨酸 200-250 mg/L,
L-苏氨酸 100-150 mg/L,
L-色氨酸 150-190 mg/L,
L-酪氨酸二钠盐 50-90 mg/L,
L-缬氨酸 100-135 mg/L,
维生素部分:
生物素 0.001-0.005 mg/L,
氯化胆碱 5-15 mg/L,
D-泛酸钙 2-5 mg/L,
叶酸 2-5 mg/L,
烟酰胺 2-5 mg/L,
盐酸吡哆醇 2-5 mg/L,
核黄素 0.1-0.5 mg/L,
盐酸硫胺素 0.1-0.5 mg/L,
肌醇 10-15 mg/L,
无机盐部分:
无水氯化钙 100-125 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令世鑫;马忠仁;李明生;冯若飞;王家敏;马祺;冯玉萍;乔自林,未经令世鑫;马忠仁;李明生;冯若飞;王家敏;马祺;冯玉萍;乔自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