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6045.4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石建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泉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慧惠;万雪松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肝菌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属食用真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黑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又称暗褐网柄牛肝菌,是一种珍贵的热带兼性菌根食用菌,分布于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我国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黑牛肝菌品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富含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丰富的磷、钾、钙、镁、铁、锌等人体必须的矿质元素,是较好的健康食品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多数牛肝菌为菌根食用菌。菌根食用菌半人工模拟栽培的过程相当长,需要4~5年,甚至6~7年才能完成。目前仅有少数种类的牛肝菌可进行半人工模拟栽培及人工模拟栽培处于实验室研究状态。如微绒牛肝菌(B. subtomentosus),可使用腐生菌的栽培方法来进行人工栽培(Harley & Smith, 1983)。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luteus),用合成的菌根苗密植于经过消毒的围地实现人工栽培,菌根苗栽植至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生长需12个月时间。
虽然已报道试验成功用栽培腐生菌的方式以及接种凤凰木、咖啡、柚子、芒果寄主树等寄主树进行少量的人工栽培黑牛肝菌,但因栽培方法不成熟,推广难度大产品数量极其有限,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黑牛肝菌仍采自野生自然生长。由于受气候季节条件的限制产量较少,加上不注重对野生自然生长资源的保护,人为过度采摘导致数量越来越少。因此,在食用真菌栽培领域存在对简便高效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栽培用培养基质。该培养方法简便,培养时间短,出菇整齐、成熟率高,每瓶收牛肝菌1-2个,产鲜牛肝菌100g-120g,生物效率25.0%,达到了草菇栽培的水平且易于推广。此方法是牛肝菌人工栽培的首创,为下一步实现黑牛肝菌工厂化栽培,快速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栽培黑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方法,包括培养基质配制、接种养菌、覆土、覆土层菌丝培养、出菇培养步骤,其中所述培养基质包括:
凤凰木、柚子树、芒果树或其他杂木木片 5.0~10.0㎏
凤凰木、柚子树、芒果树或其他杂木木屑 5.0~10.0㎏
红壤 10.0~20.0㎏
麦粒 5.0~10.0㎏
米糠 1.0~5.0㎏
碳酸钙 1.0~2.0㎏
MgSO4 10.0~20.0 g
KH2PO4 10.0~20.0g
ZnSO4 10.0~20.0g
酵母浸出汁 10.0~20.0g
pH 4.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泉,未经石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娱乐设备与手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爆炸物信息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