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5302.2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许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9/013 | 分类号: | A61L9/013;A61L101/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贾郡 |
地址: | 2141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中药 保健 芳香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剂,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开车人都希望自己车内空气好、气味好,但汽车内饰原料多为橡胶,长期使用后,车内气味会很难闻,即使是新车也会有异味。于是,车用芳香剂即人们常说的车用散香瓶等就应运而生了。车用芳香剂是最受车主欢迎的车内饰品之一,车主们普遍认为,它既具有装饰的作用,又能去除异味,使车内空气保持清新。市场上的车用芳香剂品种很多,按形态可分为固态、液态、胶体状。液体的多为散香瓶,外形多种多样,颜色鲜艳夺目,使用成本高;固体的香精持久耐用,可以随处摆放;胶状香料介乎两者之间,为讲究装饰效果,大多为小动物造型设计。按使用方式,车用芳香剂可分为喷雾式、自然散发式等。其实,芳香剂并不能除掉车内异味。芳香剂散发出来的香味很浓,掩盖了车内的其他气味,给人的感觉是把异味赶跑了,但当香精挥发完了后,车内原有气味照样会出来。不仅如此,夏季温度高,车内时常会产生新的异味,危害人体的健康。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芳香剂中的中药有效成分能徐徐散出,通过人体的嗅觉及肺的呼吸,进入肺系,弥散于气血中,起到提神、止呕吐、驱风和解暑等保健功能,同时还具有去除废油味和异臭作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由如下质量份材料构成:白芷30-40份,丁香15-25份,茶叶25-35份,薄荷脑5-15份,草豆蔻5-10份,香精1-3份。
作为优选:上述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由如下质量份材料构成:白芷30份,丁香15份,茶叶25份,薄荷脑5份,草豆蔻5份,香精1份。
作为优选:上述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由如下质量份材料构成:白芷35份,丁香20份,茶叶30份,薄荷脑10份,草豆蔻8份,香精2份。
作为优选:上述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白芷40份,丁香25份,茶叶35份,薄荷脑15份,草豆蔻10份,香精3份。
一种上述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芷、丁香、茶叶和草豆蔻混合,粉碎成混合粗粉;
(2)称取薄荷脑与三分之一体积步骤(1)制得的混合粗粉混合均匀一起粉碎,再与余下的三分之二混合粗粉混合均匀;
(3)加入香精,混匀后分装在塑料袋中封口;
(4)将盛药的塑料袋挂在车内,使用时将塑料袋扎几个小孔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悬挂于汽车内,其中的中药有效成分能徐徐散出,通过人体的嗅觉及肺的呼吸,进入肺系,弥散于气血中,起到提神、止呕吐、驱风和解暑等保健功能,同时还具有去除废油味和异臭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由如下质量份材料构成:白芷30份,丁香15份,茶叶25份,薄荷脑5份,草豆蔻5份,香精1份。
实施例2:一种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由如下质量份材料构成:白芷35份,丁香20份,茶叶30份,薄荷脑10份,草豆蔻8份,香精2份。
实施例3:一种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白芷40份,丁香25份,茶叶35份,薄荷脑15份,草豆蔻10份,香精3份。
一种实施例1、2或3所述汽车内中药保健芳香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芷、丁香、茶叶和草豆蔻混合,粉碎成混合粗粉;
(2)称取薄荷脑与三分之一体积步骤(1)制得的混合粗粉混合均匀一起粉碎,再与余下的三分之二混合粗粉混合均匀;
(3)加入香精,混匀后分装在塑料袋中封口;
(4)将盛药的塑料袋挂在车内,使用时将塑料袋扎几个小孔即可,其中的中药有效成分能徐徐散出,通过人体的嗅觉及肺的呼吸,进入肺系,弥散于气血中,起到提神、止呕吐、驱风和解暑等保健功能,同时还具有去除废油味和异臭作用。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5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