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模剂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3743.9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茂;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62 | 分类号: | B29C3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模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脱模剂。
背景技术
脱模剂是一种用在两个彼此易于黏着的物体表面的一个界面涂层,在诸多制造业中,制造拥有固定模型的产品时,为了方便脱模、提高生产效率、保持模具表面的光洁,而使用的一种化学助剂。
目前市面上用的比较多的脱模剂为硅油,但是在某些环氧树脂产品进行固化的时候,由于硅油的粘合性较差,会使得这些产品的边缘出现发泡现象,从而使得产品的尺寸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拥有一定黏着性,但是又能够使得产品能顺利脱出的脱模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脱模剂,其特征在于:二甲基硅氧烷、硅烷偶联剂、铝箔,溶剂为石油醚。
制备工艺:将二甲基硅氧烷溶于石油醚中,加入0.5%硅烷偶联剂。
本发明的脱模剂中,需要在铝箔上进行涂抹,需要变成溶液等的液体状方可进行,作为溶剂的选择,无特别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石油醚。
为了使得本脱模剂能与铝箔产生较易操作的年度,要调节到比较适宜的浓度,根据必要增加增粘剂。
本发明的脱模剂根据在铝箔的单面或者连绵设置上述脱模剂层的一种物质。铝箔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在15-50UM,脱模剂的改造厚度通常为0.5-4UM。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配方如下:
铝箔
硅烷偶联剂0.2-0.5
二甲基硅氧烷20-30
增黏剂1
石油醚95-105
制备工艺:将二甲基硅氧烷和硅烷偶联剂溶解于石油醚中,得到脱模剂。该脱模剂在30UM的铝箔的单面通过涂布机,涂抹干燥厚度大约是1-2UM,可适量加入增粘剂,之后通过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330摄氏度,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在150-250摄氏度之间进行。
使用的时候,只需将附有脱模剂的铝箔置于产品与模具之间,等到产品固化完成,取出,撕去外围的铝箔层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