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餐业专用智慧能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3460.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巢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民强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餐业 专用 智慧 能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餐业专用智慧能源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冷热量平衡为核心,整合地热能、太阳能、空气能、水能、天然气、风能等多种能源,运用热平衡、能量转换、能量循环、冷热回收、蓄能、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新设备对其进行智能平衡控制,达到能源的循环往复利用,一体化满足快餐业制冷采暖、卫生热水、冷冻冷藏、蒸汽烹饪、烘干等多种功能需求的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快餐业能源消费现状了解,调整快餐业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快餐业的能源主要涉及电力、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20世纪90年代,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温室气体的开发与利用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餐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随之而来的是能源消耗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迅速增长,如何选择降低温室气体的发展途径已经成为中国能源面临的巨大挑战。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大重点。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CO2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节能环保政策在快餐业中的应用,应依靠科技,加快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创新模式,对高能耗的快餐业进行必要的节能改造,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传统制冷或制热系统都只对冷量或热量进行了单向的利用,在制冷时,热源侧的热量通过空气散热器或水路循环排放到空气、水体或土壤,此部分热量不仅未得到有效利用还消耗能源排放;在制热时,冷源侧的冷量通过空气散冷器或水路循环排放到空气、水体或土壤中,此部分冷量不仅未得到有效利用也消耗能源排放。往往在热量有多或冷量有多的地方,却在继续投资开发利用热量或冷量。如能有效平衡利用流失的能量,同时将冷热量应用于快餐业日常运营,可成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极大地降低快餐业的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餐业专用智慧能源系统,以实现冷热平衡循环及其调节,用热的同时生成冷,用冷的同时生成热,不断循环利用,当冷热用量不平衡时,通过其他能量调节转换,以满足快餐业系统冷热量的一体化需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快餐业专用智慧能源系统,其能源平衡装置1输入侧分别与调节能量输入的冷量转换调节装置2、热量转换调节装置3、电能输入装置4连接;输出侧分别连接制冷蓄冷转换装置5和供暖蓄热转换装置6,制冷蓄冷转换装置5分别连接并联的餐厅制冷末端20、冷冻冷藏末端21各末端装置,然后串联连接热回收循环装置7,再串联连接余热转换装置9,最后连接能源平衡装置1,形成往复循环的回路;供暖蓄热转换装置6分别连接并联的餐厅采暖末端22、卫生热水末端23、蒸汽烹饪末端24、烘干末端25各末端装置,然后串联连接冷回收循环装置8,再串联连接余冷转换装置10,最后连接能源平衡装置1形成往复循环的回路,对能量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上述能源平衡装置1采用热平衡机组和吸收式制冷/制热机组。
上述能源平衡装置1与制冷蓄冷转换装置5和供暖蓄热转换装置6;各末端装置;热回收循环装置7和冷回收循环装置8;余热转换装置9和余冷转换装置10依次循环连接。
上述冷量转换调节装置2分别与地热能采集系统、水能采集系统、空气能采集系统串联连接。
上述热量转换调节装置3分别与燃气能采集系统、风能采集系统、太阳能采集系统串联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冷量和热量应用及其相应的冷热回收应用在同一个系统中实现,能源平衡装置通过冷量转换调节输入、热量转换调节输入及电能输入后,可在冷源侧和热源侧产生所需冷量和热量,通过制冷蓄冷转换装置及相应餐厅制冷末端、冷冻冷藏末端后,冷量可用于降低餐厅、冷库的温度。通过供暖蓄热转换装置及相应餐厅采暖末端、卫生热水末端、蒸汽烹饪末端和烘干末端后,热量可用于餐厅、卫生热水及烹饪、烘干等,冷量或热量在通过末端使用后,其废冷和废热可通过冷热回收循环装置进行回收,运用余热余冷转换装置,通过能源平衡装置后再次循环利用,上述系统充分利用了冷量和热量,并且冷热平衡无浪费,能源的循环利用,让系统运行更高效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民强,未经巢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丁橡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红胶片通孔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