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性鱼卵孵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925.4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华;须藤直美;叶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依科曼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卵 孵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性鱼卵孵化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卵膜脆弱易破的沉性鱼卵孵化器。
背景技术
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鲥鱼已濒临灭绝,作为其替代品,原产于美国东部沿海和西部哥伦比亚和的美国鲥鱼于2003年第一次引入中国,并在我国12个省市形成一定规模的养殖产业。由于鲥鱼受精卵具有特殊的细胞膜结构,其纤细脆弱的卵膜极易受到水霉菌的侵害,水质突变会造成胚胎畸形发育。若采用传统孵化方法,如果没有药物防治措施,孵化率通常低于5%以下。例如,进口鲥鱼受精卵在运输途中以及孵化期间,至少需要使用5次以上的孔雀石绿控制水霉菌,否则颗粒无收。孵化方法和设施的改良已成为鲥鱼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鲥鱼受精卵为沉性卵;在我国,大部分养殖鱼类的受精卵都属于沉性卵。上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发明了适合于沉性卵孵化的环道式孵化设施,目前仍然是国内水产育苗场最常用的设施。在圆形环道孵化系统中,底部设置众多喷头,由水泵将室外的沉淀池内的清水从环道底部注水,形成自下而上的反冲力,保持受精卵悬浮在孵化设施内,进行孵化。
然而,现有环道式孵化设施的具有很多缺陷,主要为占地面积大、用水量多、室外沉淀池缺乏专业的水处理设施水质难以保证、水温随天气变化而变化,因此极易造成胚胎发育不良或畸形致死,孵化效果、效率不稳定;由于孵化环道水流过急,受精卵极易受伤,同时还易引发水霉菌侵害,因此,依赖药物抑制水霉的方法成为提高鱼卵孵化率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改善沉性卵孵化设施一直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研究的内容之一。
中国专利ZL201110118180.X介绍了较为复杂的“海水鱼类沉性鱼卵孵化装置和孵化方法”,采用锥点充气避免鱼卵沉积;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充气往往会伤害鱼卵,该方法不适于卵膜脆弱易破的受精卵,如鲥鱼受精卵。
中国专利201220071965将孵化用水从圆锥型部分底部进入,使沉性卵处于悬浮状态,从而解决了传统孵化装置受精卵积压以致缺氧坏死的问题,但并未涉及水质和水温的控制,更未涉及孵化水循环水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卵膜脆弱易破的沉性鱼卵孵化器。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沉性鱼卵孵化器,包括过滤槽、曝气槽和孵化器,所述过滤槽和曝气槽组成高位水源处理池,过滤槽和曝气槽底部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曝气槽上部和孵化器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过滤槽内设有过滤棉;所述曝气槽内设有曝气装置和温控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曝气装置为曝气环,设于曝气槽底部。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控仪以及与温控仪连接的加热棒、冷水机,所述加热棒设于曝气槽内,所述冷水机的出水管设于曝气槽内。
作为另一种改进,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设于曝气槽上部,且其进水口高度大于连通管的进水口高度。
作为另一种改进,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于连通管上。
作为另一种改进,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于曝气槽底部。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孵化器为管状孵化器或圆锥体孵化器,所述圆锥体孵化器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管状孵化器采用底部进水,即连通管的进水口设于管状孵化器底部;圆锥体孵化器采用反冲进水,即连通管伸入圆锥体孵化器内、连通管的进水口设于圆锥体孵化器底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管状孵化器底部设有尼龙筛绢罩、上部设有溢水管,防止受精卵在断水时流入进水管;圆锥体孵化器上部设有溢水口。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尼龙筛绢罩的孔径为50-100目。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沉性鱼卵孵化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首先通过过滤、曝气和水温控制,获得优质和稳定的孵化用水,然后在孵化器采用微流底部进水方式,使鱼卵始终处在缓慢的悬浮状态,按照浮力大小自动分层,同时能使浮在上层的死卵被排出,避免了水霉感染,能够大大提高孵化率;尤其适用于卵膜娇嫩、易受损的鲥鱼受精卵孵化。
具体而言,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优势:
(1)本发明采用过滤槽和曝气槽组成高位水源处理池,设计简单实用,可保证良好和稳定的水质。在鱼卵孵化过程中,良好的水质、稳定的温度和水源是孵化成败的关键。本发明通过过滤去除水源中的杂质,保证水质清新;再经曝气,使得孵化用水溶氧达到饱和值;同时,通过温控设备,保证孵化期间的水温恒定;此外,溢水管确保整个系统恒定的水压和进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依科曼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依科曼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程海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