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41703.0 申请日: 2013-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3550700A 公开(公告)日: 2014-02-05
发明(设计)人: 董承远;陈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 董承远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6;A61P31/20;A61K35/37;A61K35/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25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乙肝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乙型肝炎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性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C)。我国于2006年进行的乙型肝炎流行病毒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多万。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干扰素针剂和核苷(酸)类药物,而这类药物副作用大,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长期使用容易耐药,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虽然现有的中药及中药制剂,对于改善乙肝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乙肝的药物副作用大、疗程长、疗效差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羚羊角粉1~4克,泽兰13~17克,败酱草13~16克,土茯苓28~32克,仙人对坐草28~33克,平地木29~32克,紫丹参13~17克,酒白芍12~16克,炒白术8~12克,炒枳壳4~8克,郁金4~7克,青皮4~8克,柴胡8~12克,炒麦芽8~12克,炒山楂8~12克,鸡内金4~8克,炙甘草2~4克。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羚羊角粉3克,泽兰15克,败酱草15克,土茯苓30克,仙人对坐草30克,平地木30克,紫丹参14克,酒白芍16克,炒白术11克,炒枳壳6克,郁金7克,青皮6克,柴胡11克,炒麦芽10克,炒山楂10克,鸡内金6克,炙甘草3克。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羚羊角粉4克,泽兰13克,败酱草16克,土茯苓29克,仙人对坐草31克,平地木29克,紫丹参16克,酒白芍14克,炒白术12克,炒枳壳8克,郁金7克,青皮7克,柴胡9克,炒麦芽11克,炒山楂9克,鸡内金7克,炙甘草4克。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羚羊角粉3克,泽兰14克,败酱草14克,土茯苓31克,仙人对坐草32克,平地木32克,紫丹参15克,酒白芍15克,炒白术9克,炒枳壳7克,郁金6克,青皮8克,柴胡12克,炒麦芽12克,炒山楂10克,鸡内金8克,炙甘草3克。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羚羊角粉4克,泽兰16克,败酱草15克,土茯苓32克,仙人对坐草29克,平地木31克,紫丹参17克,酒白芍15克,炒白术10克,炒枳壳6克,郁金6克,青皮5克,柴胡10克,炒麦芽10克,炒山楂11克,鸡内金6克,炙甘草2克。

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加冷水高于药面浸泡1~1.5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30~45分钟,过滤去渣,得药液;煎两次,将两次的药液混合后再煮沸,小火煮4~5分钟,共煎出500ml,平均分为两份。

治疗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每次服用一份,即一天一剂,一至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下面对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药的药性进行简要说明:

羚羊角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败酱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土茯苓解毒、除湿;仙人对坐草散毒、消肿、止痛;平地木利湿、活血;紫丹参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酒白芍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柴胡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炒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炙甘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中医认为慢性乙肝的病位主要在肝及血脉,与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为热毒、淤血、气滞和痰湿。初期肝胆湿热、疫毒蕴积;中期肝郁脾虚、湿阻阳遏;晚期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至肝硬化期则痰瘀水互阻、气血阴阳失调;发展至肝癌则气聚痰瘀、淤血阻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承远,未经董承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1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