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0611.0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坚;吴炜;黄英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电计量检测(天津)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窗 疲劳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越来越多的列车的车窗由玻璃材料构成,因此玻璃的安全性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列车玻璃窗的可靠性试验,主要进行多点固定载荷试验以及疲劳载荷试验。
但是大部分试验都是直接对玻璃的垂直方向施加载荷,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安装在列车上的车窗玻璃受力状态,因为车窗玻璃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垂直方向的外力,还会受到由于风及海拔产生的气压差导致的外力,所以列车玻璃受力具有位置不确定性、多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对玻璃按照实际工作的状态进行安装固定,多方位施加载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通过玻璃与第二施压模块组成密封容器,可测试玻璃的抗气压能力,且装置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施压模块,所述第一施压模块包括支架,支架上装载玻璃窗,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模块。
本发明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模块,所述第一施压模块包括支架,支架上装载玻璃窗。测试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
改进之一,所述用于点载荷的测试模块具体为施压器。施压器的设置是为了用于点载荷的测试。
改进之二,所述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的测试模块具体为第二施压模块。第二施压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的测试。
优选地,所述第一施压模块还包括用于安装测试玻璃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为空心方形凹槽结构。第一端面设置为空心方形凹槽结构是为了便于玻璃的试验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面为空心方形结构,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若干支杆,所述支杆与施压器相连接,所述施压器安装在第二端面中心处及四个靠近角处的支杆上。施压器安装在第二端面中心及四个靠近角处的支杆上,是由于玻璃受力位置不确定,选出几个特殊点以便全面反应玻璃在实际工作中的受力情况。
优选地,所述施压器为气缸结构,所述施压器末端设置有压力板,压力板与玻璃接触;试验装置还包括紧固器,支架与玻璃窗通过紧固器固定连接。施压器设置为气缸结构是为了通过控制气缸的气压来改变玻璃的受力,具有简单可控准确性。压力板的设置是为了使玻璃受力均匀,避免破坏玻璃。
优选地,所述第二施压模块与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相连接,形成密闭腔体结构。第二施压模块与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相连接,形成密闭腔体结构,是为了便于施加正负气压,以便模拟列车在不同的海拔及风速下运行,玻璃受到气压是否会产生变形或被损坏的试验,检测玻璃的抗风压性能。
优选地,所述第二施压模块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外设的进气调压装置。进气口的设置是为了压缩空气的进入。
优选地,所述第一施压模块与第二施压模块的密闭腔体外设用于加固的紧固器。紧固器的设置是为了加固第一施压模块与第二施压模块形成的密闭腔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施压模块与第二施压模块的四周还加设密封条。密封条的设置是确保密闭腔体的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施压模块,所述第一施压模块包括支架,支架上装载玻璃窗,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模块。测试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本发明可以按标准对列车玻璃的抗风压及载荷试验,判定产品是否符合列车的使用环境,在产品制造,检验,试验工作提供有效的保证,且装置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未安装测试玻璃点载荷测试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点载荷测试模块安装测试玻璃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抗风压的测试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施压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电计量检测(天津)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电计量检测(天津)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藜芦醇甙的提取分离精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感应伸缩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