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微波热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9670.6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良;林亲铁;彭晓春;蒋晓璐;冯浩林;赵述华;雷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微波 热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微波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水厂污泥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污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科学、经济的处理处置污泥,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对污泥的处理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填埋法、投海法、焚烧和热解处理法等等,但实际处理效果并不理想,效率不高,也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难以对污泥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处理污泥热解的污泥微波热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微波热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水平设置于机架内的旋转滚筒,及设于所述旋转滚筒内的微波加热器,在所述旋转滚筒的一端设有输送污泥进入旋转滚筒内的进料装置,在所述旋转滚筒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一水平放置的螺旋推进器和与螺旋推进器一端相连通的进料斗,所述螺旋推进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旋转滚筒内。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滚筒的内层表面由石英材料制成。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旋转滚筒内设有叶片搅拌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机架内设有红外测温仪。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为箱体结构,在所述机架上端设有一排气口。
有益效果:此污泥微波热处理装置通过进料装置将污泥输送至旋转滚筒内,微波加热器工作对污泥进行微波加热干燥处理,微波加热为整体加热的方式,微波穿透性深,物料内部的加热的温度比表面要高,促使物料内部的水份与热量由内向外同方向扩散,加热迅速,处理效率高,相对传统的红外或锅炉加热的方式,其炉体与被加热物料同时处在受热状态甚至还需一定时间的预热,造成无用损耗较大,处理效率低。而本发明以微波加热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加热裂解,可去除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污染环境,且处理效率高,实现对污泥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污泥微波热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0、水平设置于机架10内的旋转滚筒20,及设于旋转滚筒20内的微波加热器,在旋转滚筒20的一端设有输送污泥进入旋转滚筒20内的进料装置30,在旋转滚筒20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21。
此污泥微波热处理装置通过进料装置30将污泥输送至旋转滚筒20内,微波加热器工作对污泥进行微波加热干燥处理,微波加热为整体加热的方式,微波穿透性深,物料内部的加热的温度比表面要高,促使物料内部的水份与热量由内向外同方向扩散,加热迅速,处理效率高,相对传统的红外或锅炉加热的方式,其炉体与被加热物料同时处在受热状态甚至还需一定时间的预热,造成无用损耗较大,处理效率低。而本发明以微波加热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加热裂解,处理效率高,实现对污泥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料装置30包括一水平放置的螺旋推进器31和与螺旋推进器31一端相连通的进料斗32,螺旋推进器31的另一端连接至旋转滚筒20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旋转滚筒20内设有叶片搅拌装置。
工作时,污泥经进料斗32进入至螺旋推进器31内,螺旋推进器32工作带动污泥运动逐步推送至旋转滚筒20内,同时旋转滚筒20转动带动污泥搅动,使之受热更为迅速均匀,通过在旋转滚筒20内设有叶片搅拌装置,进一步搅动污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旋转滚筒20的内层表面由石英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机架10内设有红外测温仪。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多台红外测温仪,可同时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以防止物料加热不足或过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机架10为箱体结构,在机架10上端设有一排气口1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排气口11出安装一管道并连接至一高压离心风机,强制排除因微波加热设备电器元器件产生热气,延长电器件的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9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污水处理用微电解铁絮凝剂
- 下一篇:一种自动扶梯或人行道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