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8935.0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召;郑安呐;陆甦晖;管涌;危大福;张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8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聚酯 树脂 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是指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成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而聚乳酸(PLA)是由乳酸经过分子间脱水,通过酯化反应逐步缩聚而来的另一类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聚酯材料,它的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的糖代谢产物,对人体无害并在体内无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优异的加工性能,是医用材料领域内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
尽管PET和PLA为代表的聚酯材料已经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它们或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或者具有无可比拟的可生物降解的性能,人们希望将他们更多地应用于发泡领域,替代目前市场上正在大量使用的聚氨酯(PU)泡沫塑料、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和聚乙烯(PE)泡沫塑料。虽然PU、PS、PE这三种泡沫塑料在早期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三种泡沫塑料的缺点日益显得突出:聚氨酯泡沫在基体中不但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异氰酸酯残留物,而且由于其是热固性材料,所以废弃物无法回收利用;而聚苯乙烯在发泡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氟氯烃化合物或丁烷,对环境有不利影响,而且产品降解困难容易形成“白色污染”,联合国环保组织已决定停止使用PS发泡产品;聚乙烯泡沫塑料刚性较低,且最高使用温度仅为80℃,不能满足某些需要高强度或者耐高温领域的使用要求。因此,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寻找它们的替代品,目前,除了聚丙烯(PP)外,PET和PLA为代表的聚酯类泡沫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有望使目前泡沫产品升级换代的热塑性树脂。
虽然PP发泡材料由于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最高使用温度达130℃),高温下制品的尺寸稳定性以及较高的韧性、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而被大量研究,但是与PP发泡材料相比,PET为代表的聚酯泡沫材料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良性能:(1)理想的尺寸稳定性,对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汽有良好的阻隔性,优良的耐磨性和表面阻滞性能;(2)热稳定性较好,其最高工作温度约200℃,远高于PP、PS、PU、聚氯乙烯(PVC)泡沫的工作温度;(3)力学性能远高于PS、PU泡沫和玻璃泡沫,可以作为结构支撑材料使用,基于以上优点以及PET本身的优异性能,PET发泡材料在食品包装、微波容器、运动器材、微电子产品、汽车和航天工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市场。而PLA的发泡产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手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其生物降解性是石油基塑料无可比拟的,因此PLA泡沫在包装、医疗和生活消费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尽管聚酯类树脂的发泡产品具有如此多的优点,然而与PS、LDPE两种树脂不经过加工改性就可以直接进行物理或者化学发泡不同,聚酯类树脂是线性高分子,在温度升高到熔点以上后,基体粘度会急剧变小,并且由于酯基的不稳定性(容易水解),容易造成分子链断裂,使熔体粘度进一步降低,所以在发泡过程中气体很难被熔体包住,容易出现泡孔合并、坍塌等现象的发生。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改善聚酯树脂的发泡性能,其中提高聚合物熔体强度最有效的方法是使聚合物产生支化结构,支化结构的产生可以显著改变熔体的流变行为,提高熔体强度,改善其发泡、成纤、以及成膜性能,从而引起了较多的研究和较大的关注。此外,在PET的熔融纺丝过程中,为了提高PET纤维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降低生产成本,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提高纺丝生产速度。而对于普通线性聚酯材料,其熔体在拉伸过程中容易发生分子链之间的滑移,一旦拉伸速度过大就会产生细颈现象,细颈随之发生断裂,从而出现纤维的断丝现象。而提高涤纶熔融纺丝速度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在PET基体中引入长支链(LCB)结构,LCB结构的存在使得熔体细丝在细颈发生时,使其粘度急剧上升,因此细颈不会发生断裂,而是延伸到整根纤维,也就是出现“应变硬化”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8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热泵系统
- 下一篇:一款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自助式智能点餐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