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载波幅相调制的可见光通信多址接入方法与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36171.1 申请日: 2013-11-04
公开(公告)号: CN103595688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9
发明(设计)人: 迟楠;王一光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H04L27/34 分类号: H04L27/34;H04L25/03;H04B10/116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载波 调制 可见 光通信 接入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通信多址接入方法与系统 。 

背景技术

“智慧家庭”的兴起,计算机、智能设备和智能家居的迅速普及,使移动数字终端和通讯媒介的范畴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给传统接入网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当今世界正在演绎一场“Anywhere, anytime”接入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也在呼唤一种拓宽频谱资源、绿色节能、可移动的接入方式,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应运而生,被《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50大科技发明之一。 

可见光通信是利用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的,它可以使LED灯在照明的同时进行高速通信。相比于RF、红外等备选方案而言,可见光通信是一种理想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目前室内白光LED灯的功率之和可以高达十瓦以上,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达十万小时以上,约为日光灯5倍),发光效率高(可达249流明/瓦,约为日光灯4倍)等优点,为其高速通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光通信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无电磁污染——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绿色环保、方便快捷——无须无线电频率许可,便携性强,便于维护,适合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适合信息安全领域应用——只要有可见光不能透过的障碍物阻挡,半导体照明信息网内的信息就不会外泄。作为新型的绿色通信方式,可见光通信将会成为下一代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关键技术。 

可见光通信的历史虽不久远,但已引起各国重视。随着白光LED技术的发展,单只LED的功率可高达数瓦,基于白光LED的固体照明和可见光通信技术相继被提出。可见光通信的技术发展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是通信速率,柏林的研究机构Heinrich Hertz Institute与Siemens利用RC-LED(Resonant-cavity LED)进行高频VLC技术研究,在近期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已可达到800Mbps。其次是通信距离。由于可见光通信一般用于局域网,所以通信距离一般从几米到数十米,但是也有长距离通信的研究,一般用于交通信号灯和车辆之间的通信或灯塔等系统。这一记录由日本海岸警卫队于2008年10月创造,通信距离达2Km,通信速率为1024bits/s。最后是可见光网络。欧盟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展开OMEGA项目,目的在于发展1GB以上的超高速家庭接入网研究。VLC无线通信技术是OMEGA项目针对家庭连网技术的焦点之一。搭建的测试网络理论速度为1.25Gbps,最高传输速度为300Mbps,影音传输实际速度达100Mbps,平均速度达73Mbps。 

相对于日本以及欧美,我国可见光通信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机构有复旦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07年5月,暨南大学设计的VLC系统在白光LED和PIN光电二极管距离为5cm时,可达到5Mbit/s的传输速率;2008年4月,长春理工大学利用OFDM调制方式,在50cm短距离传输中达到1Mbit/s的速率。2012年,复旦大学实现了上行225Mbps,下行575Mbps的全双工可见光通信系统,达到国内研究的最高速率。 

多址接入技术能够高效的支持多用户同时通信,其关键技术在于如何提高系统容量、频谱和信道利用效率,并且不过度增加系统复杂度,从而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一般来讲有三种不同的接入手段,当以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频分多址方式(FDMA);当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时分多址方式(TDMA);当以传输信号的码型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码分多址方式(CDMA)。可见光通信系统属于光通信范畴,高带宽是其显著的特性,因而频分多址方式在可见光通信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整个传输带宽可以划分成多个子频带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从而达到带宽资源灵活的在不同终端用户之间共享,避免了不同用户间的多址干扰,该方法简单灵活,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势配置。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案是对可用频带进行划分,然后选用不同的频率作为载波,不同子载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阶信号调制,调制的方式有正交幅度调制(QAM)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 

经研究发现,上述可见光多址接入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1、正交幅度调制和正交频分复用方案,需要使用电域的上变换,这就涉及到多个混频器和射频(RF)信源,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6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