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3013.0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6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斌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乙肝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乙型肝炎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性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C)。
我国于2006年进行的乙型肝炎流行病毒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多万。
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血液制品现已严格控制,传播可能性大大减少,不规范输血及血制品时才有发生。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视。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HBV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肝能经吸血昆虫,如蚊虫、臭虫叮咬传播。
目前,乙肝病从中医诊治来说是既虚实相兼又寒热相兼,加之乙肝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消耗人体的大量蛋白,使乙肝病难以根治,现有技术的治疗乙肝病的中药配方可以说不少,但是能够稳定地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抑制、消除乙肝病毒、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特别是对重症乙肝病人能有较好疗效的却不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扶正祛邪之功、补益脏腑之用、不寒不热不燥、具有清理多种肝病毒之能的治疗乙肝的药物,可以达到较好地治疗乙肝病的效果,特别是对重症的乙肝病患者可转危为安并治愈。经临床使用论证,该药物不仅可以在使用时缓解症状,而且,使用后即可彻底治愈乙肝病,效果特别显著,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它主要由下列中药原料组成:
本发明的成分和配比:
黄芪10克,党参10克,意米仁10克,白芍10克,丹参15克,贯众10克,菌陈30克,女贞子15克,白术10克,川栋子10克,柴胡9克,甘草9克,枳实9克。以上药物配比的精确度为正负5%。
该药物的药理为: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意米仁:甘、微寒,无毒。主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种仁不仅为优良营养品,且具有利尿和抗癌作用。适用于脚气水肿,癌瘤初期。其根为驱蛔药。
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安,心烦失眠。
贯众:苦、涩,微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风热感冒,乙型脑炎,痄腮,血痢,肠风便血,血崩,带下,产后血气胀痛,驱蛔虫和蛲虫,热毒疮疡。
菌陈:味微苦;微辛;性微寒。归脾;胃;膀胱经。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尿少,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斌,未经孙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土壤气体的装置
- 下一篇:低碳环保型机械自动伸缩式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