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起动器测试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29907.2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卞光辉;施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克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器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起动器,尤其涉及一种软起动器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得到广泛运用,代替传统的机械设备进行有序高效的生产作业,软起动器是一种集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功能保护于一体的电机控制装备,实现在整个起动过程中无冲击而平滑的起动电机,而且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起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限流值、起动时间等。
现有软起动器在测试时,通过测试夹子夹在铜排上,夹子在夹住时容易对铜排造成夹痕,损坏铜排的外观,同时夹子与铜排只有部分接触,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测试不准确,给测试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软起动器测试治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起动器测试治具,包括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呈倒锥形,所述插接部的上端中部沿轴向开有连接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软起动器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插接部与垂直面之间形成的锥度夹角为6-12°。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软起动器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插接部与垂直面之间形成的锥度夹角为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软起动器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软起动器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接孔的深度为8-12mm、直径为4-6mm。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软起动器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插接部的上端安装有绝缘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软起动器测试治具进一步包括所述插接部采用铝制成。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测试过程方便快捷,通过将插接部插入铜排的接线孔内即可实现铜排与软起动器之间的连接,不会对铜排造成损伤,同时避免手接触铜排,确保安全性,且插接部与接线孔的接触面积大,测试精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插接部,2、连接孔,3、绝缘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软起动器测试治具,包括插接部1,插接部1采用铝制成,具有导电性,插接部1呈倒锥形,插接部1的上端中部沿轴向开有连接孔2。
本发明优选插接部1与垂直面之间形成的锥度夹角A为6-12°。进一步的优选插接部1与垂直面之间形成的锥度夹角A为9°,便于与铜排上的锥形接线孔连接,接线孔内设有铝层,同时由于插接部1自身的重力,可插紧在接线孔内,同时插接部1与接线孔接触面大,使得插接部与铜排接触好。
本发明优选连接孔2为螺纹孔。进一步的优选连接孔2的深度h为8-12mm、直径d为4-6mm,便于螺钉的旋入,且螺钉与插接部1连接稳固,螺钉通过导线连接软起动器,从而实现软起动器与铜排之间的电连接。
为了避免手直接接触插接部1而导电,本发明优选插接部1的上端安装有绝缘柄3。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握住绝缘柄3将插接部1插入铜排的接线孔内,插接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接线孔紧密接触,实现铜排与插接部1的电连接,插接部1又通过导线与软起动器连接,从而实现铜排与软起动器之间的电连接,便于测试。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克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克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9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