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CD专用三电平驱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9868.6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6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伟;井峰;杨晓许;韩俊锋;魏宇;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19/0185 | 分类号: | 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cd 专用 电平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产生CCD图像传感器的帧转移信号,涉及一种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三电平驱动电路设计,尤其涉及一种CCD专用三电平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一些CCD图像传感器需要的帧转移信号如图1所示,但市场上没有产生三电平信号专用驱动芯片,需要用户白行设计。目前关于三电平信号的驱动电路设计工程师们设计出许多优秀方案,然而这些设计方案较为复杂,因此需要一种简单的三电平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CCD专用三电平驱动电路,可以产生幅值稳定的CCD传感器三电平信号,以解决CCD图像传感器现有三电平信号驱动设计方案较为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CD专用三电平驱动电路,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三极管;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包括VDD端、GND端、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该驱动电路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为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与第一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二驱动器的信号输出端作为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驱动器的VDD端接第一电源正极,第一驱动器的GND端接地,第一驱动器的信号输出端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接至第二驱动器的VDD端,另一个支路通过反向二极管接地;第二驱动器的GND端接第二电源负极;
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第三电源正极,集电极接第四电源负极,集电极与第四电源之间两个分压电阻,两个分压电阻分别为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位于电阻R2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通过一个支路接至第二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
第一电源的电压、第二电源的电压、第三电源的电压和第四电源的电压中第三电源电压的绝对值最小。
上述反向二极管包括两个反向二极管,所述两个反向二极管串联。
上述第一驱动器的VDD端与第一电源正极的电路上设置有滤波电路。
上述第二输入端与三极管的基极之间通过RC电路相连。
上述RC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3和与限流电阻并联的加速电容C1。
上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设置有上拉电阻R4。
上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为第一逻辑电平和第二逻辑电平。
第一电源为+9V电源,第二电源为-9V电源,第三电源为+5V电源,第四电源为-9V电源。
上述电阻R1的阻值和限流电阻R3的阻值均是1kΩ,电阻R2的阻值是249Ω,上拉电阻R4的阻值是10kΩ,加速电容C1的容量是0.1μF。
上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均为双通道高速集成MOSFET驱动器,三极管是PNP三极管,二极管是MMBD914二极管。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可以产生幅值稳定的CCD传感器三电平信号。
2、本发明可以满足CCD传感器所需的大电流驱动。
3、本发明可以满足CCD传感器所需的高速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时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CCD专用三电平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三极管;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包括VDD端、GND端、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该驱动电路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为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与第一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二驱动器的信号输出端作为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第一驱动器的VDD端接第一电源正极,第一驱动器的GND端接地,第一驱动器的信号输出端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接至第二驱动器的VDD端,另一个支路通过反向二极管接地;第二驱动器的GND端接第二电源负极。
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第三电源正极,集电极串接两个分压电阻后接第四电源负极,集电极与第四电源之间,两个分压电阻分别为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位于电阻R2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通过一个支路接至第二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
第一电源的电压、第二电源的电压、第三电源的电压和第四电源的电压中第三电源电压的绝对值最小。
本发明的反向二极管可以采用两个反向二极管,并将该两个反向二极管串联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9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电压域的高压侧电路及半导体结构、电平移位电路
- 下一篇: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