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模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9237.4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惠君 |
主分类号: | D05B21/00 | 分类号: | D05B21/00;D05B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模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模板缝纫机是一种缝纫效率极高、线迹路径精确度极好的缝纫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都是专用机。就是除了主轴的伺服电机外,还有两个或以上的步进电机控制模板的移动,整套设备复杂、昂贵,是普通缝纫机价格的8--10倍。
目前市场上的缝纫机,都是通过人工直接把缝料定位并校准方向进行缝合的。由于缝合前,需要把多层缝料位置甚至花纹对齐再进行缝合,生产效率直接受制于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并且人工很难准确的进行如圆弧等一些复杂缝合路径的缝合并保持其线迹的美观性。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缝纫机模板装置,能够很方便的增加到现有的缝纫机上,可以很好的解决:
(1)快速准确的进行如圆弧等一些复杂的缝合路径的缝合,提高缝合路径线迹的美观性;
(2)快速准确的对缝料进行定位,并在缝合过程无需时时校准缝合方向,减低对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
(3)成本低,无需新增昂贵专用设备就可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模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模板装置结构简单、很方便的就可以加装到现有的缝纫机上,能精确的进行十分复杂缝合路径的缝合,快速准确的对缝料进行定位,并在缝合过程无需时时校准缝合方向,在高质量地实现缝合路径的同时降低对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的依赖,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缝纫机模板装置,它包括缝纫机台板、导向柱与模板;所述导向柱设置在缝纫机台板上,所述模板设为一种双层结构,中间可以放置缝料,并对缝料进行定位,同时设有导向槽、缝合路径,模板设在缝纫机台板上并可以平移。工作时,模板的导向槽与导向柱组成槽轮机构,约束模板的移动轨迹,无需人工时时进行干预,就可以快速精确的沿着缝合路径进行缝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设置在缝纫机台板上,与模板的导向槽组成槽轮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设为一种双层结构,中间可以放置缝料,并对缝料进行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设有导向槽、缝合路径,并可以在缝纫机台板上沿着导向柱平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轨迹决定了缝合路径的轨迹。
本发明的一种缝纫机模板装置,原理是利用一个在平面内可以转动、平移的物体,只要在物体上设置两组槽轮机构,就可以达到控制物体在平面内的运动轨迹的目的。
在缝纫机台板上,设置两个导向柱。模板设为一种双层结构,中间可以放置和定位缝料,并设有导向槽、缝合路径,模板设在缝纫机台板上并可以平移、转动。把导向槽插入导向柱中,组成两组槽轮机构,通过导向槽与导向柱的约束,就可以实现模板只能按预设的缝合路径运动。反过来,根据设定的缝合路径,以及缝合路径与两个导向柱的距离,也可以确定两个导向槽轨迹。
工作时,模板只要按缝合的反方向进行运动,由于模板上两组导向槽与导向柱组成的槽轮机构的约束作用,无需人工时时进行干预,模板就会自动的根据缝合路径移动,缝纫机就可以实现快速精确的沿着缝合路径进行缝合。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缝纫机模板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结构方式:
参见图1,一种缝纫机模板装置,1是缝纫机机头,两个导向柱7设置在缝纫机台板2上,固定不能移动;模板3设为一种双层结构,中间可以放置并定位缝料4,同时设有导向槽6、缝合路径5,模板3设在缝纫机台板2上并可以平移、转动。
设置导向槽6插入导向柱7中,组成两组槽轮机构,可以约束控制模板3平移的运动轨迹,只能沿着缝合路径5前进或后退。因此,根据需要的缝合路径5,以及缝合路径5与两个导向柱7的距离,设定符合要求的两个导向槽6的轨迹,从而可以制定出需要的模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惠君,未经郭惠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9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积夹层人造岩心的制备方法以及专用工具
- 下一篇:光纤损耗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