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拖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28815.2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钟伟;向惠芳;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1051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拖拉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四川及西南的大部份丘陵山区,现广范使用的小型轮式拖拉机在配带挂车进行运输作业时,都需要增加挂车液压驱动装置,即后驱,有了后驱,拖拉机就可以重载爬坡,这就要求在拖拉机上安装液压输出齿轮泵,向挂车提供液压动力。
在现有技术中,拖拉机与拖拉机的动力装置为扁轴固定连接,即输入轴与传动轴(拖拉机动力装置的固有部件)的扁轴固定连接,该结构设计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不能用大流量的齿轮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拉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齿轮泵以及动力装置,所述齿轮泵包括有输入轴,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采用花键结构,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套入至所述接合套中并通过所述接合套与所述输入轴动力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上具有矩形键槽。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动力装置外壳,所述拖拉机包括有齿轮泵装置外壳;所述动力装置外壳与所述齿轮泵装置外壳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伸入至所述法兰中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所述法兰内还设置有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传动轴连接部位外侧的接合套。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有弹性挡圈,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弹性挡圈与所述传动轴对接。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外壳上还设置有牵引框,所述牵引框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有U型框,所述U型框通过连接销与所述牵引框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有挂车和牵引销;所述U型框通过两个连接销与所述牵引框连接,所述挂车通过所述牵引销与所述U形框转动连接。
为了能够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拖拉机能够使用大流量齿轮泵,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对传动轴以及输入轴做出了如下改进:传动轴的一端采用花键结构,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套入至所述接合套中并通过所述接合套与所述输入轴动力连接。由于大流量齿轮泵的输入轴都是花键或平键,而后驱用的齿轮泵为大流量的齿轮泵。因此,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设计人员对拖拉机的结构改进,当本发明安装于拖拉机上后,通过操控拖拉机的动力输出分离手柄,控制拖拉机的传动轴与拖拉机动力输入轴之间的结合与分离,如此就能分离和接合液压输出齿轮泵的动力,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拖拉机能够使用大流量齿轮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拖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输入轴1;传动轴2;法兰3;接合套4;
弹性挡圈5;动力输出分离手柄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拖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齿轮泵以及动力装置,齿轮泵包括有输入轴1,动力装置包括有传动轴2。在本发明中还包括有接合套4;传动轴2的一端采用花键结构,传动轴2的另一端套入至接合套4中并通过接合套4与输入轴1动力连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拖拉机是一种与动力装置动力连接,从而对外(拖拉机挂车)输出液压能的装置。拖拉机包括有输入轴1,输入轴1的一端与拖拉机的传动轴2通过接合套4连接,如此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在拖拉机动力装置运转时,能够带动输入轴1转动。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大流量的输入轴都是花键或平键,而后驱用的齿轮泵为大流量的齿轮泵。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结构改进:输入轴1与拖拉机传动轴2通过接合套4连接,传动轴2的另一端也为花键轴端结构。
基于该结构设计,通过设计人员对拖拉机的结构改进,当本发明安装于拖拉机上后,通过操控拖拉机的动力输出分离手柄a,控制拖拉机的传动轴2与输入轴1之间的结合与分离,如此就能分离和接合液压输出齿轮泵的动力,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拖拉机能够使用大流量齿轮泵。
本发明通过上述改进,将拖拉机的传动轴2的轴端设计为花键轴端,从而在拖拉机动力装置运转时也能够方便地实现其与动力装置之间的结合与分离,还能够避免拖拉机在无功状态下持续运转,解决了液压系统温度过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8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