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老人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6632.7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应富强;黄俊;郑忠明;季磊;鲍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1/022 | 分类号: | A47C1/022;A47C1/0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老人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椅子凳子却是千篇一律,市场上缺少面对老人而设计的老人椅,老人椅在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对老人椅的要求在于简单化,操作要简单,要适合老人的身体构造,针对人机工程学最好能够实现搁脚板先伸出来然后靠背再躺下去的功能,并且能实现辅助老人站立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老人椅存在的设计比较复杂、操作麻烦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老人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老人椅,包括底座支架机构、搁脚板机构、靠背机构、连杆机构和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板抬升机构,所述的坐板抬升机构与底座支架机构铆接,所述的搁脚板机构、靠背机构和连杆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的坐板抬升机构上,并所述的连杆机构连接搁脚板机构和靠背机构;
所述的坐板抬升机构包括抬升支架、第一长杆、第二长杆、第三长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支架;所述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均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三侧板上,所述的第三侧板分别铆接在所述的抬升支架的两侧,所述的抬升支架铆接在所述的底座支架机构上;所述的搁脚板机构通过插销连接在所述的第一侧板上;
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八连杆和第四侧板;所述的第七连杆通过销钉连接在所述的第三侧板上,所述的第七连杆上设置有三个连接孔,三个所述的连接孔分别与所述的第五连杆的一端、第六连杆的一端以及第八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八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九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四侧板铰接,所述的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搁脚板机构铰接;
所述的靠背机构包括第九连杆、第十连杆和靠背;所述的靠背通过插销与所述的第二侧板铰接,所述的第十连杆的一端与靠背的下端铰接,所述的第十连杆的另一端、第九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侧板通过插销铰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九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杆机构铰接;
所述的第一长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所述的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的电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长杆,所述的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底座支架机构上;
所述的第三长杆设置在所述的底座支架机构的两侧且一端与底座支架机构铰接,两侧所述的第三长杆的另一端相互之间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的第二长杆连接,所述的第四侧板上开设有一滑槽,所述的第三长杆上设有与所述的滑槽相适配的滑轨,并所述的滑轨可沿所述的滑槽滑动。
进一步,所述的搁脚板机构包括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组成的四边形机构和搁脚板,所述的四边形机构的末端支撑有所述的搁脚板;所述的第五连杆与所述的四边形机构铰接,所述的四边形机构连接在所述的第一侧板上。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支架机构包括底座和置于底座两侧的三角板,所述的抬升支架铆接在所述的三角板上。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长杆和底座上均安装有插片,所述的电动推杆通过插销连接在所述的插片中间。
本发明所述底座支架机构与地面相接,其位置固定不动;坐板抬升机构铆接在底座支架机构;搁脚板机构、靠背机构和连杆机构都置于坐板抬升机构上,并且随着坐板抬升机构的抬升可实现整体抬升;连杆机构连接搁脚板机构和靠背机构。
所述坐板抬升机构是一个四杆机构的演化模型,在抬升运作过程中,坐板前沿可抬升10公分,坐板后沿可抬升35公分,从而实现老人椅的辅助老人站立的效果。
第八连杆通过带动第九连杆从而带动靠背往下的倾仰或抬升;第九连杆与第十连杆的初始位置呈现一个大角度(接近180度),靠背机构在第八连杆的带动下其角度慢慢超过180度,此靠背机构实现的功能是不会使靠背立即躺下来,而有一个时间差,从而满足搁脚板先抬起来,靠背后躺下去的效果。
所述第七连杆起到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通过带动第五连杆从而带动搁脚板机构的运动,第二个作用是通过带动第八连杆从而带动靠背机构的运动。
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手动按钮控制伸长或缩短,其初始位置为搁脚板机构未打开,靠背机构未倾斜,且坐板抬升机构处于未抬升状态。
本发明运动过程如下:(默认的初始位置为搁脚板机构未抬升,靠背机构未躺下)
电动推杆在缩短时,通过第一长杆带动第四侧板旋转,第四侧板的滑槽相对于第三长杆运动,第四侧板旋转过程中,带动第六连杆运动,第六连杆带动第七连杆旋转,第七连杆分解出两个运动轨迹,一个通过第五连杆推动搁脚板机构的伸展,另一个通过第八连杆带动靠背机构的倾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6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