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25792.X | 申请日: | 2013-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聚丰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5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华北平原 土壤 玉米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品,在对玉米施肥时,针对不同土壤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其配方和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华北平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呈中性或者弱碱性,玉米的生长多需要氮、磷、钾肥,锌、硼、锰肥对玉米的生长具有很大影响,但是,华北平原土壤中的锌、硼、锰等含量较低;同时,在收完农作物之后,农作物秸秆往往被就地焚烧,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造成了极大地损害。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款针对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这就在施肥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土壤养分进行补充,可能造成肥料的浪费,同时,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在市场上没有针对华北平原土壤情况的玉米复合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针对性地对土壤中玉米所需的养分进行补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15-20份、牛粪15-20份、尿素10-20份、磷酸钙10-20份、氯化钾10-15份、碳酸氢铵10-15份、磷酸二氢钾8-15份、硫酸锌1-3份、硼砂1-3份、硫酸锰1-2份。
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17份、牛粪16份、尿素12份、磷酸钙15份、氯化钾13份、碳酸氢铵12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2份、硼砂1.5份、硫酸锰1.5份。
所述秸秆粉为植物秸秆粉碎后的干粉末。
所述牛粪为经过发酵处理后的牛粪经晒干、粉碎后的粉末状的牛粪。
施肥时,每亩玉米在整田时施用该玉米复合肥70-120kg。
施肥可以将玉米复合肥在整田时一次施肥,也可以在整田时施肥50-80kg/亩,在玉米抽穗时再施肥20-40kg/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合华北平原的土壤情况及玉米生长的需求,针对性的提供复合肥配方,减少了过多使用化肥对土壤的盐碱性造成负面影响,在较少施肥的同时,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料,而且使秸秆得到充分合理利用,避免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15-20份、牛粪15-20份、尿素10-20份、磷酸钙10-20份、氯化钾10-15份、碳酸氢铵10-15份、磷酸二氢钾8-15份、硫酸锌1-3份、硼砂1-3份、硫酸锰1-2份。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17份、牛粪16份、尿素12份、磷酸钙15份、氯化钾13份、碳酸氢铵12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2份、硼砂1.5份、硫酸锰1.5份,混合均匀,加入转鼓造粒机,造粒,装袋。
实施例2
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15份、牛粪15份、尿素20份、磷酸钙11份、氯化钾10份、碳酸氢铵12份、磷酸二氢钾12份、硫酸锌2份、硼砂2份、硫酸锰1份,混合均匀,加入转鼓造粒机,造粒,装袋。
实施例3
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20份、牛粪20份、尿素10份、磷酸钙12份、氯化钾11份、碳酸氢铵13份、磷酸二氢钾8份、硫酸锌1份、硼砂3份、硫酸锰2份,混合均匀,加入转鼓造粒机,造粒,装袋。
实施例4
一种适用于华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复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18份、牛粪15份、尿素16份、磷酸钙13份、氯化钾12份、碳酸氢铵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2份、硼砂1.5份、硫酸锰2.5份,混合均匀,加入转鼓造粒机,造粒,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聚丰家庭农场,未经界首市聚丰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7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颖脂质模拟物化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作为有机半导体的引达省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