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炎消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5435.3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忻州兴华皮肤病专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4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肤病治疗用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炎消。
背景技术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系大脑皮质抑制和兴奋功能紊乱所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局部刺激(如摩擦、日盼、多汗)以及消化不良、饮酒、进食辛辣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引起神经性皮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精神因素: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而致敏,也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毒邪蕴于肌肤,阻滞经络,日久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临床多用皮质激素制剂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药物副作用大。
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本病病因复杂多难以确定,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可迁延多年不愈,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表现为:皮疹呈多形性,按皮损表现特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种:急性湿疹为多数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尚有明显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渗液,结痂。损害境界不清。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疱、脓性渗出及痂屑等;亚急性湿疹常因急性期损害处理不当迁延而来,皮损以红色丘疹、斑丘疹、鳞屑或结痂为主,兼有少数丘疱疹或水疱及糜烂渗液;慢性湿疹多有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转化而来,皮损为暗红或棕红色斑或斑丘疹,常融合增厚呈苔藓样变,表面有鳞屑、抓痕和血痂,周围散在少数丘疹、斑丘疹等。皮损在一定诱因下可急性发作。皮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外露部位及屈侧为多见;皮疹往往对称性分布。自觉瘙痒剧烈。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常见特定部位的湿疹有耳湿疹、手足湿疹、乳房湿疹、肛门外生殖器湿疹、小腿湿疹等。组织病理显示:急性期,表皮海绵水肿,棘层内及角层下水疱,可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真皮浅层小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轻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亚急性、慢性期表皮增厚,有角化不全、角化过度、轻度海绵水肿。慢性期表皮突显著延长。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轻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数目增多,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
目前治疗湿疹的西药分为外用药物和内服药物,主要起到消炎杀菌、止痒、镇静的作用,但许多西药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使用,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还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使患者承受很大的痛苦。目前治疗湿疹的中药也很多,但大多起效慢,用药疗程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针对神经性皮炎、湿疹的治疗用药见效慢、复发率高、用药疗程长,药物副作用大等不足,提供了一种皮炎消。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皮炎消,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芪15-25份、茯神5-15份、炒酸枣仁10-20份、党参5-15份、丹参5-15份、牡丹皮5-15份、桃仁5-15份、炒白芍5-15份、远志5-15份、防风5-15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各组分的优选配比方案是:黄芪20份、茯神10份、炒酸枣仁15份、党参10份、丹参10份、牡丹皮10份、桃仁10份、炒白芍10份、远志10份、防风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忻州兴华皮肤病专科医院,未经山西忻州兴华皮肤病专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测陆地掩埋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可扩展屏幕的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