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检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5211.2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泊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是一种二氧化碳检测器。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麻醉科一项经常性工作。插管是否真正插到气管而非食管中,对于麻醉的病人是极为重要的。判定错误或者无法及时发现错误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目前,通常采用脉率氧饱和仪来判断插管正确性。仅当发现该仪器所测的血氧饱和度有可信改变发生时,才能判定气管插管误插。但对于某些病例,声带松弛时,食管通气会引起肺泡气体交换,或者胃和食管扩张对肺有周期性外来压迫,引起肺泡气体交换。而且,诱导时面罩下供氧,这都使得血红蛋白去饱和(血氧饱和度发生可信改变)有明显的时间延迟。因而无法及时、明确判定是否误插。
专利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造价低廉的二氧化碳检测器。本专利的检测器是基于如下原理设计的:人呼出的气体中大约含有5%的二氧化碳,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3%,如果气管插管正确插入气管中,则通过其排出的气体中将会含有大约5%的二氧化碳,反正插入食管或其它位置,将几乎不会有二氧化碳排除。因此通过检查气管插管中通过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就可以判断气管插管是否插入准确。而本专利的低浓度二氧化碳检测器中含有遇到大约5%浓度二氧化碳就会变色的试纸,通过观察试纸的变化即可以快捷、准确的判断出气管插管是否正确插入。
本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器:包括腔体(1),进气口(2),出气口(3),支架(6)将腔体(1)分为两部分,试纸(5)固定在支架(6)上,试纸(5)位于支架(6)靠近进气口(2)一侧。
优选的,还具有中间膜(4),中间膜(4)位于支架(6)靠近出气口(2)一侧,且与腔体(1)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的,中间膜(4)为橡胶材料。
优选的,进气口(2)与气囊相连,出气口(3)与气管插管相连。
优选的,还具有中间膜(4),中间膜(4)位于支架(6)靠近出气口(2)一侧,且与腔体(1)内壁密封连接。
中间膜(4)与腔体(1)内壁密封连接可以防止气体从中间膜(4)与腔体(1)内壁的接触处通过,这样可能会导致气体不通过试纸(5)就直接排出检测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密封连接可以使气体通过中间膜后气流更均匀,能够使得检测效果更好,检测更灵敏。
优选的,中间膜(4)为橡胶材料。
本专利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二氧化碳检测器的用途,用于医疗领域人呼出气体的检测。
本发明二氧化碳检测器的用途,用于检测气管插管是否插好。
本专利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本发明二氧化碳检测器所用试纸(5)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乙基纤维素溶解在丙酮中,搅拌均匀,使该溶液充分混合;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其中加入溴百里酚蓝、溴甲酚紫、2-乙基己氧基丙胺、十水硫酸钠、聚乙二醇600、蒸馏水、碳酸钙、二氧化硅,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将溶液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
B: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将吸水性好的纸放入该溶液中充分浸润,然后再烘箱中烘干;
C:取步骤A得到的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使溶液为蓝紫色为止,然后将此时的液体滴加在B步骤已经处理好的纸上面,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即可。
优选的,步骤A中各物质的用量为:乙基纤维素1~4g,丙酮15~60ml,溴百里酚蓝0.1~0.4g,溴甲酚紫0.05~0.2g,2-乙基己氧基丙胺0.1~0.4ml,十水硫酸钠0.2~0.8g,聚乙二醇6000.2~0.8ml,蒸馏水0.2~0.9ml,碳酸钙0.2~0.9g,二氧化硅0.2~0.8g;步骤B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05~0.3mol/L。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检测用试纸能够检测到气态二氧化碳的浓度范围为0%到5%,优选从1%-5%。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本发明的试纸能够瞬时变色,当二氧化碳移除后,试纸将瞬间恢复原色。并且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从0%→5%),试纸的颜色也会从深绿色→浅绿色→黄绿色→柠檬黄。
申请人在对上述制备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时惊奇的发现,步骤(A)中静置温度和静置时间会对最终试纸的灵敏度产生重要的影响,申请人通过一系列试验进一步获得了最适的温度和静止时间,以获得最佳的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未经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