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4727.5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金山富士夫;小川刚;山田和义;大泷秀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梁兴龙;陈桂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处理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1月8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2-246767的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缆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收容在壳体内的光缆进行所需作业的光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具有用诸如树脂等覆层所涂覆的光纤的光缆是已知的,并且诸如基板、套管或连接器等工件被安装到光缆的端部。
当将上述工件安装到光缆时,首先,除去光缆的覆层,露出光纤,然后,将光纤的端面切削成所需的形状,并将工件安装到光纤的端面。
为了进行这样的作业,PTL1中公开的光缆处理装置是已知的。该光缆处理装置包括输送部和处理部,该输送部用于输送收容光缆的壳体,并且在其中沿着壳体的输送路径设置有多个作业台,该处理部设置在各作业台中并且对光缆进行所需的作业。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PTL1]
PTL1:日本专利No.3301253
然而,在PTL1公开的光缆处理装置中,光缆卷绕在壳体内,并且在各作业台中,为了进行处理而拉出光缆,并且在处理后使光缆返回到壳体内。
因此,存在的问题在于,PTL1中公开的光缆处理装置需要包括用于将光缆拉出到各作业台的拉出部以及返回部,因此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循环时间变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各作业台中使对光缆的处理变得容易的光缆处理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案的光缆处理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壳体的输送部,所述壳体收容通过用覆层材料涂覆光纤获得的光缆,并且沿着所述壳体的输送路径设置有多个作业台;以及设置在各作业台中的用于对所述光缆进行所需作业的处理部,其中所述输送部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壳体的壳体保持部,所述壳体保持部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光缆的线缆保持部,所述多个作业台中的一个用作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包括用于将工件安装到所述光缆的前端的工件安装部,在所述安装台上游侧的作业台用作拉出台,所述拉出台将所述光缆从所述壳体拉出预定的长度,并且包括使所述线缆保持部保持所述光缆的拉出部,以及所述安装台将工件安装到由所述线缆保持部保持的光缆的前端。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设置有线缆保持部,其用来保持在输送部中设置的壳体保持部中的光缆,并且在设置有拉出部的拉出台中,将光缆从壳体拉出预定的长度,并且光缆被保持在线缆保持部中。
结果,在下游侧的作业台中,可以对保持在线缆保持部中的光缆进行所需的作业,而无需再次将光缆拉出或返回,因而,无需在各作业台中都设置拉出部或返回部。
另外,线缆保持部设置在输送部中而不是壳体本体中,因而,安装台中的工件安装部尤其能够基于工件安装部和输送部中的光缆保持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光缆与工件安装在一起,而无需使用传感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缆处理装置3的平面图。
图2是壳体和壳体保持部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部分的剖视图。
图4A和图4B是壳体的主视图,其中图4A示出光缆被线缆保持部保持的状态,图4B示出工件被工件保持元件保持的状态。
图5是线缆保持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拉出台的侧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矫正台的侧视图,其中图7A示出了临时保持部,图7B示出了矫正部。
图8A和图8B示出覆层除去台的示图,其中图8A是侧视图,图8B是示出覆层除去过程的放大图。
图9是示出清扫台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清扫部的平面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切削台的示图,其中图11A是侧视图,图11B是示出切割过程的放大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安装台的示图,其中图12A示出了光缆和工件的位置确认状态,图12B示出了工件的已安装状态。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返回台的示图,其中图13A示出了光缆被返回的状态,图13B示出了工件被工件保持元件保持的状态。
[附图标记列表]
1 光缆 1a 光纤
1b 覆层 2 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