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自动翻身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4564.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秦淮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自动 翻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身器,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自动翻身器,属于医用康复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需要长期卧床的烧伤病人在治疗期,每间隔一段时间护理人员就需对病人进行翻身,这样能使烧伤、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创面干燥结痂,避免长时间受压,防止褥疮发生,并利于观察创面及创面清创换药。然而,烧伤病人的这种翻身动作,仍主要依靠护理人员手动完成,因此,存在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且无法完全保证烧伤病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身。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761588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03月0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翻身垫,它由海绵颗粒、垫体底部、垫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垫体的垫体底部设有海绵颗粒,使用时把翻身垫的垫体底部贴床面放置,垫体底部的海绵颗粒与床面接触不易打滑,病人靠翻身垫侧卧即可达到稳固不移位的目的,虽然这种翻身垫设计简单、稳固美观,实用性较大,但是其仍无法实现烧伤病人的自动翻身,从而无法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拥有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自动实现烧伤病人翻身的医用自动翻身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普及的医用自动翻身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自动翻身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人体背部相接触的面板;所述面板的一端通过轴与所述箱体相连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齿条,与齿条相接触的设置有电机驱动的齿轮。
所述面板的表面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弧面。
所述齿条的顶端设置有滚轮,所述面板的背面设置有与滚轮相对应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医用自动翻身器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可以使面板任意转动角度,从而可以很好的协助病人完成翻身动作,因此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医用自动翻身器,包括箱体2,该箱体2上设置有与人体背部相接触的面板4;所述面板4的一端通过轴6与所述箱体2相连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齿条8,与齿条8相接触的设置有电机驱动的齿轮10,通过齿轮10与齿条8的配合可以使面板4任意转动角度,从而完成患者的翻身动作,使用较为方面。
所述面板4的表面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弧面,且在两端分别设置有海绵块,这样可以防止压伤的形成。
所述齿条8的顶端设置有滚轮12,所述面板4的背面设置有与滚轮12相对应的滑槽,这样可以提高机械稳定性,减少机械磨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医用自动翻身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秦淮医院,未经南京市秦淮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转子平衡功能的转子齿压板结构
- 下一篇:三相交直流离心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