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21643.6 申请日: 2013-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4335861A 公开(公告)日: 2015-02-11
发明(设计)人: 聂立孝;彭少兵;黄见良;崔克辉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全程 机械化 水稻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一种两收”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一种两收”是指中稻加蓄留再生稻,即在水稻在头季高产的基础上,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采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在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力、生产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为我国南方稻区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及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成为南方稻区水稻种植的一种重要的轻简化耕作制度,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研究滞后,技术不配套。目前在不同地区“一种两收”水稻产量水平差异悬殊,即便在同一地区不同管理水平下田块间其产量水平也相差较大。因此,本发明研究目的为探寻一种建立在全程机械化作业基础上的水稻“一种两收”技术,形成相应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为实现水稻“一种两收”过吨粮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这一技术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一种两收水稻现有栽培技术研究滞后,技术不配套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利于增加产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农民增收;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稻米品质,实现了灾年减灾。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品种选择:生育期为120-135天的早熟中稻或迟熟晚稻品种,株高110-120厘米左右,分蘖力偏强,既要耐高温(35-38℃),又要耐低温(10-15℃),头季稻熟相好、茎秆基部脚叶干净的品种,如“两优6326”、“新两优223”或“国稻7号”。

b、适时播种:“春分”提早播种(3月23-26日左右),争取“立秋”早收(头季稻),确保为再生稻生长争取季节和时间,集中育秧,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

c、合理密植:推荐机插密度为1.3-1.8万蔸左右/亩。

d、头季稻肥料管理:精确定量施肥,每亩纯氮控制在12公斤以内,按照基肥∶蘖肥=4∶6施用;每亩用过磷酸钙20-30kg或氯化钾8-12kg作基肥施用。

e、头季稻水分管理:头季浅水(3-5cm水层)分蘖、提早晒田、有水孕穗、花后跑马水养根保叶促灌浆。头季后期湿润管理,做到“田土硬而不干,机收轮不下陷”,减少碾压毁蔸。

f、再生季肥料管理:再生季施肥主要有两次,一是促芽肥,二是提苗肥。促芽肥于头季收割前10-15天左右施用,每亩施尿素6-8kg,氯化钾5-7kg;提苗肥于头季收割后2-3天内结合灌水施用,每亩施尿素7.5-10kg。

g、再生季前期浅水(3-5cm水层)促蘖、中后期干湿交替。

h、留茬高度:留茬高度保留倒二叶叶枕,机收控制40cm留茬高度。

i、再生稻促芽化学调控:于头季收割后第二天和第七天各喷施一次促芽调控剂,所述的促芽调控剂包括6-苄氨基腺嘌呤(6-BA)、油菜素内酯(BR)、多效唑(PP333)、赤霉素(GA)、6-苄氨基腺嘌呤(6-BA)+油菜素内酯(BR)、或6-苄氨基腺嘌呤(6-BA)+油菜素内酯(BR)+KH2PO4其中的一种。

j、病虫害综合防治:整个生长过程中严格控制病虫害,分蘖盛期和穗期各喷施1次防治螟虫药剂所述的螟虫药剂为三唑磷微乳剂、敌百虫、阿维菌素、毒死蜱、稻腾、丙溴磷或三唑磷等其中的一种或任意混合使用,在抽穗破口期进行稻瘟病药剂预防,所述的稻瘟病药剂为富士一号乳油或新克瘟散药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种两收”水稻栽培模式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产量与效益“双赢”的稻作好模式,具有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药、省秧田、省季节、米质优、增产增收等特点。通过本发明在“一种两收”水稻栽培上的应用,亩产可达到1000公斤左右,与一季中稻相比,增产300公斤以上;与双季稻相比,产量相当,每亩节约种子成本60元、节约用工7个、肥料农药投资节约200元。不论是相对一季中稻,还是相对双季稻,亩增收均在500元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