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制药设备容器的视镜刮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0627.5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兴;王长勇;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制药 设备 容器 刮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制药设备容器的视镜刮刀。
背景技术
在使用密闭容器的场合,为了观察容器内盛装物料的状态,通常在侧壁或顶盖处设有透明玻璃视镜。但是,视镜的内表面经常会粘附有物料或蒸汽,影响透光性能,不利于观察,而且往往不方便擦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制药设备容器的视镜刮刀;该适用于制药设备容器的视镜刮刀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视镜内表面的清洁。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制药设备容器的视镜刮刀,所述制药设备容器上安装有一用于观察容器内状态的透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镜刮刀包括执行器、上弹簧座、弹簧、外壳、外密封垫、O形密封圈、转轴、刮刀架、刮刀、密封套和下弹簧座;
所述刮刀和刮刀架均设置在容器内部,所述刮刀安装于刮刀架上,与透明视镜的内表面紧贴;所述透明视镜的两侧由外密封垫和O形密封圈密封;
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刮刀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视镜伸出容器外,与执行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伸出容器外的部分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套,所述透明视镜夹紧在外壳与密封套之间;所述转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动环、上弹簧座、弹簧和下弹簧座,所述弹簧套设在转轴上,弹簧的上端固定在上弹簧座上,下端固定在下弹簧座上,动环压紧在上弹簧座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转轴与执行器的输出轴通过销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密封套的下端设置有向外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用于安装O形密封圈的安装槽。
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制药设备容器的视镜刮刀通过控制执行器,即可使刮刀紧贴透明视镜的内表面转动,刮去沾附于内侧的粉尘或水蒸汽,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保证视镜的透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视镜刮刀的结构图;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执行器1、销2、动环3、上弹簧座4、弹簧5、外壳6、外密封垫7、O形密封圈8、转轴9、刮刀架10、刮刀11、密封套12、下弹簧座13、透明视镜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制药设备容器的视镜刮刀,所述制药设备容器上安装有一用于观察容器内状态的透明视镜14,所述视镜刮刀包括执行器1、上弹簧座4、弹簧5、外壳6、外密封垫7、O形密封圈8、转轴9、刮刀架10、刮刀11、密封套12和下弹簧座13。
所述刮刀11和刮刀架1均设置在容器内部,所述刮刀11安装于刮刀架10上,与透明视镜14的内表面紧贴;所述刮刀11由聚四氟乙稀制成,质地较软,不会伤到玻璃镜面。
所述透明视镜14的两侧由外密封垫7和O形密封圈8密封,防止容器内外空气对流。
所述转轴9的一端与刮刀架10固定连接(比如通过焊接方式相连等),另一端穿过视镜14伸出容器外,与执行器1的输出轴通过销2固定连接,所述执行器可以为电机、马达等驱动机构。
所述转轴9伸出容器外的部分套设有外壳6,所述外壳6的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套12,所述透明视镜14夹紧在外壳6与密封套12之间。优选的,所述密封套12的下端设置有向外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用于安装O形密封圈8的安装槽。
所述转轴9与外壳6之间设置有动环3、上弹簧座4、弹簧5和下弹簧座13,所述弹簧5套设在转轴9上,弹簧5的上端固定在上弹簧座4上,下端固定在下弹簧座13上,动环3压紧在上弹簧座4上,从而实现刮刀11与透明视镜14内表面的预紧。
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制药设备容器的视镜刮刀的工作原理为:
操作者点动控制执行器1,即可使透明视镜14内表面处的刮刀11,在弹簧5预紧力的作用下,紧贴透明视镜14的内表面转动,刮去沾附于内侧的粉尘或水蒸汽。在刮刀11清洁过程中,由于透明视镜14两侧密封件的存在,保证了容器的密闭性。
本发明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0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刺血针致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建筑模板楼面快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