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8207.3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胜;聂柯;杨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安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H02K16/04;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构造 电磁 液冷缓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通过旋转且非接触的金属弧面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涡流制动力矩,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电涡流原理制动的采用循环水冷却的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涡流缓速器大部分线圈为多组,且线圈一般为圆周上均布,在线圈两端设有极靴;缓速器结构有电刷结构,产生的热量在转子上,通过转子上的散热片散到空气中。风冷散热效率较低。而且缓速器转子的质量及转动惯量较大,对汽车的传动系统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该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具有温度低,热衰退小,线圈不易烧毁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包括转子臂、转子、内定子、外定子、缓速器支架及线圈,所述转子臂通过键与汽车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转子通过所述转子臂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且与所述传动轴一起运动,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内定子及所述外定子之间,所述内定子及所述外定子均通过螺钉与所述缓速器支架相连接,所述缓速器支架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所述线圈绕制在所述内定子上,所述内定子、外定子及线圈均为静止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转子包括第一转子凸极、第二转子凸极及非导磁环,所述第一转子凸极通过所述非导磁环与所述第二转子凸极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子凸极通过螺钉与所述转子臂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子凸极及所述第二转子凸极均由上凸极及下凸极组成,所述上凸极的外圆与所述外定子的内圆之间保持0.5~1毫米的间隙,所述下凸极的外圆与所述内定子的外圆之间保持0.5~1毫米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内定子内设有用于冷却的内水道,所述外定子内设有用于冷却的外水道,所述内水道内的水及所述外水道内的水均与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或者均与所述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的独立冷却装置循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定子和外定子内壁上由电涡流产生的热量通过内水道和外水道中的冷却水带走并散发到空气中。
进一步,所述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线圈相连接,控制通断电。
进一步,所述缓速器支架及所述转子臂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非导磁材料为铝。
本发明一种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通过控制模块向线圈供电,线圈中通电后会在内定子上产生磁场,由于线圈是绕制在内定子上,即会形成环形回路。磁力线在内定子上经过达到外定子上,磁力线垂直于外定子内圆、第一转子凸极上下两个凸极的外圆端面及第二转子凸极上下两个凸极的外圆端面。当汽车传动轴转动时,通过转子臂带动转子转动,内定子和外定子同时切割第一转子凸极及第二转子凸极发出的磁力线,在内定子外表面和外定子的内表面产生涡流制动力矩,该制动力矩通过转子臂作用在汽车传动轴上,即起到制动作用。通过控制模块可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缓速器连续调节。内定子和外定子上产生的热量通过内水道和外水道带走,两个水道中的水可以与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或与缓速器独立冷却装置循环实现往复循环工作。若缓速器不需要制动时,控制模块停止对线圈供电,这时就不会产生磁场,缓速器内外定子上也不会产生涡流,即不会产生制动力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每个转子凸极由上下两个凸极切割磁感线,该结构可以产生较大的力矩。而且转子的质量小,结构紧凑、液冷散热方式,内定子设有内水道,外定子设有外水道,增大了涡流层的散热面积,更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持续不断地保持制动力矩的稳定性,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的结构左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传动轴,2、缓速器支架,3、内定子,4、内水道,5、转子,5-1、第一转子凸极,5-2、第二转子凸极,5-3、非导磁环,6、外水道,7、外定子,8、转子臂,9、控制模块,10、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安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安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8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