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转换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7781.7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子锋;杨永金;黄建鸣;李德明;张宇田;朱希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35/08 | 分类号: | H01J35/08;H01J3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朱水平;杨东明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转换 | ||
1.一种X射线转换靶,包括一基体和一靶层板,其特征在于,该基体包括一基板和一固设于该基板周壁上的框架,该靶层板可拆卸式连接有该框架;
该基板的上表面固设于至少一与该框架的一端固接的第一导向板,该些第一导向板均位于该基板与该靶层板之间,并与该基板、该框架和该靶层板围绕形成有一第一冷却剂层;
该X射线转换靶还包括一固接于该框架上的密封板,该密封板位于基板的下方,该基板的下表面固设于至少一与该框架的另一端固接的第二导向板,该些第二导向板均位于该基板与该密封板之间,并与该基板、该框架和该密封板围绕形成有一第二冷却剂层;
该第一冷却剂层和第二冷却剂层均包括至少一进流道和至少一出流道,各该进流道的一端用于通入冷却剂,另一端与相应的各该出流道相连通,各该出流道的一端用于流出冷却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板与框架之间通过焊接密封连接,该密封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组固接件,各组该固接件包括若干个固接件,各该固接件固接于相应的该第二导向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向板和该第二导向板的数量均为两块,两块该第一导向板平行设置于该基板的上表面,两块该第二导向板平行设置于该基板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冷却剂层和第二冷却剂层的进流道的数量均为一个,该第一冷却剂层和第二冷却剂层的出流道的数量均为两个,各该进流道位于相应的两个该出流道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一侧壁上设有三个第一通孔,各该第一通孔的一端与一冷却剂管道相连通,其中一个该第一通孔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冷却剂层的进流道相连通,另外两个该第一通孔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该第一冷却剂层的出流道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一端设有三个第一连接槽,各该第一连接槽的一端分别与一该第一通孔相连通,其中一个该第一连接槽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冷却剂层的进流道相连通,另外两个该第一连接槽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该第一冷却剂层的出流道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三个第二通孔,各该第二通孔的一端与另一冷却剂管道相连通,其中一个该第二通孔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冷却剂层的进流道相连通,另外两个该第二通孔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该第二冷却剂层的出流道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另一端设有三个第二连接槽,各该第二连接槽的一端分别与一该第二通孔相连通,其中一个该第二连接槽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冷却剂层的进流道相连通,另外两个该第二连接槽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该第二冷却剂层的出流道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通孔与相应的该第二通孔对称设置于该框架的两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两端分别固设有一封头,各该封头分别通过三个密封接头组件贯穿相应的该第一通孔与该框架固接,其中三个该密封接头组件的一端与一该冷却剂管道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一相应的第一连接槽相连通,另外三个该密封接头组件的一端与另一该冷却剂管道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一相应的第二连接槽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靶层板的形状为圆弧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板的形状为圆弧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向板的长度与该第二导向板的长度相等。
1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冷却剂层的各该进流道上和各该出流道上均设有一组第一条纹槽,每一组该第一条纹槽包括若干个第一条纹槽,若干个该第一条纹槽沿该基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X射线转换靶,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条纹槽的形状为人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7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机上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染工业废水生物吸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