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水循环装置的生物转盘式好氧处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7618.0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霞;李海芳;王子谦;隋峰;赵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水循环 装置 生物 转盘 式好氧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膜法的好氧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水循环装置的生物转盘式好氧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是一种生物膜法好氧生物处理设备,该技术于60年代在原联邦德国所开创。其主要组成有盘片、接触氧化槽、旋转主轴及驱动装置。其中转盘是生物转盘处理系统的核心处理构筑物。其工作原理:圆盘在水中浸渍约40%-50%的状态下缓慢旋转,经一段时间转动后,在转盘上即将附着一层滋生着大量微生物的生物膜,微生物的种属逐渐稳定,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也逐步地发挥出来并达到稳定的程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生物膜所吸附降解。转盘转动离开污水与空气接触,生物膜上的固着水层从空气中吸收氧,固着水层中的氧是过饱和的,并将其传递到生物膜和污水中,使槽内污水的溶解氧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甚至可能达到饱和。
在转盘上附着的生物膜与污水以及空气之间进行着物质交换,除有机物(表现为BOD、COD)与O2外,还进行着其他物质,如CO2、NH3等的传递,参见图1-1和图1-2。生物膜逐渐增厚,在其内部形成厌氧层,并开始老化。老化的生物膜在污水水流与盘面之间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下剥落,剥落的破碎生物膜在二次沉淀池内被截留,生物膜脱落形成的污泥,密度较高、易于沉淀。
生物转盘常被用于二级生物处理,其基本流程为:一次沉淀池、生物转盘及二次沉淀池。其工艺流程见图2。污水首先进入一次沉淀池,去除较大的漂浮的和可沉降的物质。一次沉淀池出水经多级生物转盘处理,可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悬浮的有机物。同时,转盘上的生物膜逐渐变厚,过剩的生物膜由于污水水流与盘面之间产生剪力的作用而剥落。经生物转盘处理的污水及剥落下的生物膜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出水排放或进入下一级处理单元。
但是传统的生物转盘处理技术,初次沉淀池抗冲击负荷能力差,二次沉淀池污泥斗容积较大,致使处理出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了一种带有水循环装置的生物转盘式好氧处理设备,将初次沉淀池、生物转盘和二次沉淀池进行一体化设计,并且设有水轮,本发明中所涉及到的水轮是指:位于生物转盘末端的汲水器。随着生物转盘的转动该汲水器随之转动,不断从接触氧化池内汲取部分水,并不断将此部分水回流到初次沉淀池内,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生物转盘的工艺流程,实现了生物转盘工艺段出水能够在不增加任何额外动力的前提下,回流到初次沉淀池内,完成接触氧化槽与初沉池之间的生物再循环,从而使初次沉淀池上层保持氧化状态,增加整个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提高处理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带有水循环装置的生物转盘式好氧处理设备,包括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所述初次沉淀池的上方设有接触氧化槽,所述接触氧化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初次沉淀池连通的孔,所述接触氧化槽设有连接至所述二次沉淀池的管道,所述接触氧化槽内设有多个生物转盘,所述多个生物转盘沿轴向串联布置;该生物转盘设备还包括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生物转盘端面上的多个水轮和位于该生物转盘设有水轮的同端面一侧的配水槽,所述配水槽由三段连接构成,其中,中间为水平位置的接水段,两端为呈“八”字形的出水段,所述出水段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初次沉淀池。
当水轮位于生物转盘的底端时,水轮内装满水,随着所在转盘的转动,在当水轮带到转盘的顶端时,水轮内的水逐渐流到转盘一侧的配水槽内,由于配水槽的末端与初次沉淀池连通,因此,氧化槽内带有大量活性微生物的污水回流到初次沉淀池内,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生物转盘的工艺流程,实现了生物转盘工艺段出水能够在不增加任何额外动力的前提下,回流到初次沉淀池内,完成接触氧化槽与初次沉淀池之间的生物再循环,
进一步讲,所述水循环装置中水轮的个数为4-6个,且沿所在生物转轮的周向均布。所述水轮的收水端为45°斜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如图3-1和图3-2所示,本发明将初次沉淀池、生物转盘和二次沉淀池进行一体化安装,为便于水循环装置的运行提供一定的运行基础。
本发明在串联的生物转盘上装有水循环装置,实现了接触氧化槽与初次沉淀池之间生物的再循环,再循环能使初次沉淀池上层保持氧化状态,增加整个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1和图1-2分别是现有技术生物转盘净化反应过程与物质传递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生物转盘处理系统基本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复配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乌鳢畸形的饲料添加剂预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