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胶气球封口装置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6352.8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众 |
主分类号: | A63H27/10 | 分类号: | A63H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本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胶 气球 封口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球封口装置及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乳胶气球封口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乳胶气球封口附件、封口装置及封口方法概括有以下几种。
使用乳胶气球嘴自身绕系封口方法: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皮薄、直径小、长嘴、小克数气球,而且气球只能打八分气,封口费力、效率低。
使用线或绳勒紧乳胶气球嘴封口方法:这种方法缠绕、系扣次数少,气球嘴弹涨力使线绳容易返扣,气球不易系紧;缠绕系扣次数多虽然能使气球不漏气,但同样费工、费力、效率低。
立式塑料夹片靠塑料自身弹性夹紧气球嘴封口方法(见图88):这种方法使用时,必须把充完气的气球嘴拧劲、拉紧放入夹槽里,一个人完成比较费力,而且小气球嘴细,气球嘴容易松动,气球容易漏气;如果气球嘴粗了夹片自身无法锁住。
塑料片有圆弧卡槽卡紧气球嘴的方法(见图89、图90):这种方法气球端和气球嘴端容易弹出,气球易漏气,而且要求气球嘴要足够长,大小号气球无法通用,这种方法通常要将气球嘴自身绕系一个疙瘩后才能卡住,绕系比较麻烦,同样费工、费力、效率低。
专利:多功能气球封口装置(专利申请号:200420120819.3),一种气球密封方法(专利申请号:201210208380.9),一种气球密封装置(专利申请号:210210218539.5),这几种技术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综合上述几点概述,现有乳胶气球封口技术存在:封口效率低、操作繁琐、结构复杂,封口、组合、造型要多次操作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封口效率高、制做简单 、操作方便,封口、组合、造型可一次操作完成,封口装置及气球可重复使用的乳胶气球封口装置及使用方法。
实现该目的技术方案:
本乳胶气球封口装置由:套件(1)、引线(2)构成;
其特征在于:套件(1)上有卡孔(11),用胶针或线状物做引线(2)。
套件(1)上有1~400个圆形或椭圆形卡孔(11),当卡孔(11)为圆形时,其直径为1.2~6.8mm;当卡孔(11)为椭圆形时,其周长为3.5~21mm 。
当套件(1)为胶针形状时,卡孔(11)数量为1~5个,卡孔(11)位于胶针尾端,卡孔(11)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见图39及图40、图41)。
当套件(1)为垫圈形状时,卡孔(11)数量为1个,卡孔(11)在套件(1)的几何形状中心,卡孔(11)形状为圆形(见图37、图38、图42、图43)。
当套件(1)为直条形状或射线形状或圆环形状时,卡孔(11)的数量为2~18个,在套件(1)的几何形状中心有一个直径8mm~42mm的连接孔(12)或用套件(1)上的任何一个卡孔(11)做为连接孔(12),卡孔(11)以连套件(1)的中心点为中心呈对称或射线方向排列(见图44~图72)。
当套件(1)为网状时,卡孔(11)的数量为4~400个,在套件(1)的几何形状中心或一侧有一个直径8mm~42mm的连接孔(12)或将套件(1)中心或边部的卡孔(11)做为连接孔(12)(见图73~图84)。
套件(1)的厚度为0.3mm~3.2mm,材质由:塑料、橡胶、木片、竹片、金属、合金中的任何一种制成。
当套件(1)使用塑料材质时,套件(1)及上面的卡孔(11)、连接孔(12)采用注塑加工方法制成。
当套件(1)使用橡胶材质时,套件(1)及上面的卡孔(11)、连接孔(12)采用模压或冲压加工方法制成。
当套件(1)使用木片或竹片材质时,套件(1)及上面的卡孔(11)、连接孔(12)采用激光切割或激光雕刻加工方法制成。
当套件(1)使用金属、合金时,套件(1)及上面的卡孔(11)、连接孔(12)采用冲压加工方法制成。
引线(2)采用线状物中丝线、胶线、包胶钢丝线或胶针中U形胶针、O形胶针、工字形胶针中的任何一种。
丝线、胶线、包胶钢丝线直径为0.3mm~0.8mm,长度60mm~180mm(见图26)。
U形胶针由2个胶针头(21)和1个U型胶针线(22)连接构成;胶针头(21)直径为0.8mm~1.2mm,长度为5mm~11mm; U型胶针线(22)的直径为0.25mm~0.65mm,长度为40mm~190mm(见图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众,未经王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