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和食用菌共植的日光大棚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6330.1 | 申请日: | 2013-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占军;胡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朔州市朔城区上沙塄河村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6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食用菌 日光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光大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蔬菜和食用菌共植的日光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日光大棚的构造为前、后墙之间以拱棚连接作为日光大棚的基本构造,为节约成本及保温性能好,很多后墙采用土墙建造,土墙厚度大约2-5米厚,通常,建造日光大棚的成本往往较高,当所占用的土地较多时,相应浪费土地使用面积,不利于增收。如何在限有的建造成本下最大利用使用面积,成为很多大棚种植农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日光大棚主要采用东西走向,通过采光屋面来吸收日光增温,后墙后的阴面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有种阴阳面共同种植的日光大棚,只是简单地将阴面种植食用菌,未对后墙加以改造,使得后墙占用大面积土地,不利于节约土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产品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蔬菜和食用菌共植的日光大棚,解决上述产品存在的现有日光大棚主要采用东西走向,通过采光屋面来吸收日光增温,后墙后的阴面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有种阴阳面共同种植的日光大棚,只是简单地将阴面种植食用菌,未对后墙加以改造,使得后墙占用大面积土地,不利于节约土地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蔬菜和食用菌共植的日光大棚,包括防寒层、前墙、后墙、砖墙、采光屋面、前棚脊、后棚、后棚脊、通风口、棉被、卷帘机,所述日光大棚朝向为东西走向,所述前墙前部、后墙后部为塑料纸包裹苯板组成的防寒层,前墙、后墙由10公分厚基础层和高50公分的240砖墙组成,前墙、后墙顶部与防寒层顶部与地平面齐平,前墙顶部与砖墙顶部之间设弧形采光屋面,所述砖墙厚度为0.3-0.4米厚,高度为3.5-4米高,所述采光屋面、后棚由覆盖EVA长寿消雾流滴膜的内、外两层钢管组成,前棚脊高设为4.2-4.7米高,砖墙顶部与后墙顶部之间设后棚,后棚脊高3.8-4.2米,前墙与砖墙距离为8-12米,砖墙与后墙距离为6-10米。所述采光屋面、后棚设通风口,所述采光屋面上方设棉被、卷帘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一种蔬菜和食用菌共植的口光大棚将原先的土墙改为砖墙,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大棚阳面种植蔬菜,根据食用菌喜限的种植环境,阴面种植食用菌,由于砖墙处于大棚中间,吸收阳光辐射后足以保持室内温度,可以一棚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蔬菜和食用菌共植的日光大棚,包括防寒层(1)、前墙(2)、后墙(3)、砖墙(4)、采光屋面(5)、前棚脊(6)、后棚(7)、后棚脊(8)、通风口(9)、棉被(10)、卷帘机(11),所述日光大棚朝向为东西走向,所述前墙(2)前部、后墙(3)后部为塑料纸包裹苯板组成的防寒层(1),前墙(2)、后墙(3)由10公分厚基础层和高50公分的240砖墙组成,前墙(2)、后墙(3)顶部与防寒层(1)顶部与地平面齐平,前墙(2)顶部与砖墙(4)顶部之间设弧形采光屋面(5),所述砖墙(4)厚度为0.37米厚,高度为3.8米高,所述采光屋面(5)、后棚(7)由覆盖EVA长寿消雾流滴膜的内、外两层钢管组成,前棚脊(6)高设为4.5米高,砖墙(4)顶部与后墙(3)顶部之间设后棚(7),后棚脊(8)高4米,前墙(2)与砖墙(4)距离为10米,砖墙(4)与后墙(3)距离为8米。所述采光屋面(5)、后棚(7)设通风口(9),所述采光屋面(5)上方设棉被(10)、卷帘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朔州市朔城区上沙塄河村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未经朔州市朔城区上沙塄河村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