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紧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5943.3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彭乐雄;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黄厚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的安装维护中,需要将模块插入主设备并与互配连接器进行连接,之后需要继续安装及维护其它模块。已安装的模块容易受到其它模块的作用力,使模块在主设备中的安装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导致模块和主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目前,高速信号对互配连接器的配合尺寸精度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控制互配连接器的配合尺寸精度,要求模块在安装时以互配连接器为基准定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模块插入主设备并与互配连接器进行连接后,再立即使用螺钉将模块与主设备锁紧。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用螺钉锁紧的方法较为复杂,对操作人员安装操作规范性要求较高;而且,一旦碰到需要重新拆装模块时,锁紧的螺钉也需要重新拆卸,拆装过程极为繁琐,浪费时间的同时,也极容易发生人为操作失误,产生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模块和主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安装过程繁琐、易发生人为操作失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紧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卡位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卡位结构设置在主设备与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卡位结构的卡合,使所述主设备与所述模块固定连接,工作时,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卡位结构接触,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卡位结构动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可伸缩的卡块和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主设备上,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模块上,安装时,推动所述模块,使所述卡块进入所述卡槽卡合定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卡位结构还包括滑道和连接件,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滑道上,所述滑道与所述主设备固定连接,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模块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卡合,使所述主设备与所述模块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卡块包括楔块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楔块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力,使所述楔块进入或脱离所述卡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工作时,所述楔块随所述模块一同进入所述主设备,所述楔块首先接触到的所述卡槽一侧的内壁为具有一定角度的斜面,所述楔块沿所述斜面滑入所述卡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轴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楔块接触,通过所述连杆拨动所述楔块,使所述楔块进入或脱离所述卡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连接件转轴连接,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手柄的尾部,所述转动手柄的头部与所述滑道接触产生作用力,使所述转动手柄带动所述模块进入所述主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卡头,所述卡头设置在所述连杆上靠近所述连杆的转轴的一端,当所述连杆旋转至规定位置时,所述卡头与所述转动手柄的转轴接触并限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驱动轴,所述转动手柄的头部设置有弧形槽,所述驱动轴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中部连接,工作时,所述驱动轴另一端进入所述弧形槽中,所述驱动轴可沿所述弧形槽往复滑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手柄的转轴处,当所述转动手柄的尾部与所述模块夹角为正角度时,所述回弹机构用于保证所述尾部与所述模块边缘平行。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安装有锁紧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5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