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网绝缘子泄漏电流去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1316.2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鹏;周郁;马军党;王思华;徐金阳;董海燕;赵珊鹏;赵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绝缘子 泄漏 电流 方法 | ||
1.一种接触网绝缘子泄漏电流去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EMD方法改进步骤和基于改进EMD阈值的泄漏电流去噪实现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网绝缘子泄漏电流去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通过极值延拓方法来减小端点效应,将信号通过改进后的EMD方法进行分解,得到频率从高到低的分量,然后通过功率比值法来去除虚假分量,然后将剩余的分量中高频成分进行小波阈值去噪,然后将去噪后的高频信号和剩余的分量重构,即可得到去噪后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网绝缘子泄漏电流去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MD方法改进步骤的具体过程包括:
(1)识别出原始信号中所有的局部极大值和局部极小值;
(2)用三次样条曲线将所有局部极大值和局部极小值分别连接,构成原始信号波形X(t)的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分别记为f0+(t)和f0-(t);
(3)求出上、下包络线的平均值m0(t):
(4)用原始信号X(t)减去上、下包络线的平均值m0(t),即得到分量h1(t):
h1(t)=X(t)-m0(t) (2)
上述过程记为一次“筛分”;h1(t)若满足:1)在采集的有限长度的信号中,过零点的数目和极值点的数目需要相等或者最多相差一个;2)在任何时刻,由局部极大值构成的上包络线和由局部极小值构成的下包络线的平均值为零,h1(t)则为第一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
用h1(t)代替X(t),重复“筛分”过程k次,可以得到:
hk(t)=hk-1(t)-mk-1(t) (3)
直到hk(t)成为原始信号X(t)的第一个IMF分量,记imf1(t)=hk(t);原始信号剩余部分r1(t)有:r1(t)=X(t)-imf1(t);对原始信号的剩余部分r1(t)继续进行EMD分解,直到剩余部分为单调信号或其值小于给定值时,分解结束;
在数据两端通过某种方式来增加极值点作为插值点构造曲线;
以极大值和极小值出现的时间差作为延拓的特征,综合端点处极值点和内部极值点对延拓极值点影响的基础上,考虑到样条插值的要求,在信号两端各延拓两个极大值和极小值,并且考察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采样点是否作为极值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3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鞋子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35kV宽频带电子式电压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