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0634.7 | 申请日: | 2013-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爱香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6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
目前,治疗慢性胃炎的西药有很多,但西药的副作用很大,肝脏和肾脏会受到很大伤害。且这些西药往往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根治慢性胃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显著,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
党参10~15份,大枣12~17份,甘草5~12份,砂仁5~9份,木香6~12份,半夏6~12份,浙贝母5~9份,黄连3~8份,干姜2~8份,地骷髅4~8份,当归10~15份,吴茱萸7~11份,杏仁3~8份,黄芪5~15份,白芍7~12份,陈皮7~12份,青皮8~12份,茯苓3~8份。
本发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方案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
党参12份,大枣15份,甘草8份,砂仁7份,木香8份,半夏8份,浙贝母7份,黄连5份,干姜5份,地骷髅6份,当归12份,吴茱萸9份,杏仁5份,黄芪8份,白芍10份,陈皮10份,青皮10份,茯苓6份。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忌油腻、辛辣食物。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党参:味甘;性平;归肺、脾经。中医认为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大枣:味甘;性温;归胃、脾经。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夫人脏躁。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能够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以及药物、食物中毒。炙用主治:脾胃虚弱,倦态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用。主治: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肺经。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作用。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后重。
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主治:痰多咳嗽,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用主治:痈肿痰核。
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能够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黄连:味苦;性寒;归脾、胃、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能够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地骷髅:味甘、辛;性平;归肺、肾经。具有行气消积,化痰,解渴,利水消肿的功能。主治:咳嗽痰多,食积气滞,腹胀痞满,痢疾,消渴,脚气,水肿。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能够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能够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杏仁:味苦;性微温,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化痰,平喘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传满,肠燥便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爱香,未经刘爱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0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