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蛋鹅饲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0564.5 | 申请日: | 2013-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姚艮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银树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0;A23K1/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饲料 利用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蛋鹅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鹅蛋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市场需求量较大,近年来,蛋鹅的养殖管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蛋鹅饲养周期长、进食量大、易发疾病等问题制约着养殖效益,提高蛋鹅的质量是获得高产蛋量和高鹅蛋质量的前提,在蛋鹅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营养不均衡,导致蛋鹅食欲不佳,采食量少,饲料利用率低,从而延长养殖周期,耗料多,养殖成本增加,因此,提高饲料利用率是加快蛋鹅生长发育,减少养殖成本的根本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蛋鹅饲料,以加快蛋鹅生长发育,降低料重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蛋鹅饲料,其特征在于,该饲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65-75,高粱秸秆15-18,黑麦12-15,小麦芽12-15,甘薯叶8-10,大米糖渣15-20,猪骨粉2-3,砂砾1-2,小鲫鱼干粉3-4,黄花菜3-4,无芒雀麦3-4,菊苣3-4,苏丹草3-4,木棉籽2-3,小球藻粉2-3,食盐适量,诱食剂0.2-0.5,诱食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咸鸭蛋黄4-5,薏仁油1-2,大麦苗粉1-2,金针菇冻干粉10-12,豆渣6-8,海带粉4-5,葡萄叶5-7,紫苏叶3-5,茅栗叶1-2,山药10-12,谷朊粉2-3,绞股蓝1-2,丁葵草2-3,芝麻油30-35,面粉30-34;制备方法是将葡萄叶、紫苏叶、茅栗叶、山药、绞股蓝、丁葵草加水煎煮1-2小时,过滤得煎液,浓缩成稠膏,药渣烘干后,粉碎,加入炒热的芝麻油中拌炒10-15分钟;最后,将所得的稠膏、药渣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制粒,即得。
所述的一种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蛋鹅饲料,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玉米、高粱秸秆、黑麦、小麦芽、大米糖渣、木棉籽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工成粉末;
(2)将甘薯叶、黄花菜、无芒雀麦、菊苣、苏丹草切碎备用;
(3)将余下所有组分与(1)、(2)的物料一起放入饲料颗粒机中搅拌制粒,粒径0.5-1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各组分均为纯天然原料,不含任何化学类药物,原料种类丰富,营养充分,小鲫鱼干粉、黄花菜等原料能够很好的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蛋鹅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蛋鹅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得:玉米65,高粱秸秆18,黑麦15,小麦芽15,甘薯叶8,大米糖渣20,猪骨粉3,砂砾2,小鲫鱼干粉4,黄花菜4,无芒雀麦4,菊苣4,苏丹草4,木棉籽3,小球藻粉2,食盐适量,诱食剂0.2,诱食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咸鸭蛋黄4,薏仁油1,大麦苗粉2,金针菇冻干粉12,豆渣6,海带粉5,葡萄叶5,紫苏叶5,茅栗叶2,山药12,谷朊粉3,绞股蓝2,丁葵草3,芝麻油35,面粉34;制备方法是将葡萄叶,紫苏叶,茅栗叶,山药,绞股蓝,丁葵草加水煎煮1.5小时,过滤得煎液,浓缩成稠膏,药渣烘干后,粉碎,加入炒热的芝麻油中拌炒10分钟;最后,将所得的稠膏、药渣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制粒,即得。
本实施例的蛋鹅饲料由以下步骤制得:
(1)将玉米、高粱秸秆、黑麦、小麦芽、大米糖渣、木棉籽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工成粉末;
(2)将甘薯叶、黄花菜、无芒雀麦、菊苣、苏丹草切碎备用;
(3)将余下所有组分与(1)、(2)的物料一起放入饲料颗粒机中搅拌制粒,粒径0.5厘米。
在养殖场选取100只健康的、日龄20天的蛋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喂食本发明的饲料,对照组喂食传统饲料,连续喂养两个月,两组蛋鹅生长状况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银树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银树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0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