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直胡杨的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10039.3 申请日: 2013-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4541825A 公开(公告)日: 2015-04-29
发明(设计)人: 刘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博研达工业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700 山东省青岛***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笔直 胡杨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树木的栽培方法,具体说是一种笔直胡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胡杨,是杨柳科杨属胡杨亚属的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千百年来,它们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

胡杨,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处吸收水分,其细胞还有特殊的功能,不受碱水的伤害。胡杨系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纪残余的古老树种,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区陆续出现,成为山地河谷小叶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纪早、中期,胡杨逐渐演变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生在我国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树,刚冒出幼芽就拼命的扎根,在极其炎热干旱的环境中,能长到30多米高。当树龄开始老化时,它会逐渐自行断脱树顶的枝杈和树干,最后降低到三、四米高,依然枝繁叶茂,直到老死枯干,仍旧站立不倒。被人赞誉胡杨是“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朽”的英雄树。并且在额济纳旗,胡杨有另一种说法“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胡杨,一亿年的历史”。

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流域胡杨林占到全国原始胡杨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委员会评为“中国塔里木胡杨之乡”。2008年,沙雅南部集中连片、密度较高的198.79万亩胡杨林又被上海大吉尼斯授予“最大面积的原生态胡杨林”称号。

    因此,如何发明一种种植胡杨的方法,让其生长繁茂,更好的发挥它的经济性和树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笔直胡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先在育苗杯中加满培养土,再筛选杨树树种的休眠枝扦插于底部开有漏水孔的杯中,在大棚中培育55-60 天,至树苗成活;

(2)准备肥料:待苗圃的树苗长至20-40cm 时,准备尿素14-17%,磷酸一铵16-20%,氯化钾6-9%,膨润土12-15%,腐熟的鸡粪40-55%;

(3)移栽:先在需移栽的土地上挖可放置下育苗杯的坑,坑深大于育苗杯的高度,将树苗带土移栽至林地,每亩栽100 ~ 150 株,浇水,用土夯实;

(4)施肥:造林当年作基肥用,施肥量为0.25Kg/ 株,施肥方式为2 点埋肥,深度≥ 20cm,距树50cm 左右,采用滴灌系统灌溉和施肥,使树苗成活并生长;

(5)单株树苗定杆:当密植地里的树苗长至1 米以上时,对1 米以下的分枝进行修剪,只保留一根主杆,剪去其余分枝。

上述的一种笔直胡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培养土为杨树专用有机肥料和客土混合。

上述的一种笔直胡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育苗是将胡杨种子,在每年春季初,撒播于事先准备好的苗圃土壤中,种子入土深度6-9cm。

上述的一种笔直胡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肥料作为第二年追肥用,施肥量为0.65Kg/ 株,施肥方式为2 点埋肥,深度≥ 20cm,距树85-9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专门按照杨树的需肥特性配置的专用复合肥,能给杨树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利于促进其发挥速生特性。施用以上两种专用复合肥,木材产量比不施肥增加30-40%,比常规施肥增加10%。能够大大提高杨树的木材产量。由于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易学,操作难度小,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育苗:先在育苗杯中加满杨树专用有机肥料和客土混合组成的培养土,再筛选杨树树种的休眠枝扦插于底部开有漏水孔的杯中,种子入土深度6-9cm,在大棚中培育55 天,至树苗成活;

(2)准备肥料:待苗圃的树苗长至30cm 时,准备尿素14%,磷酸一铵16%,氯化钾5%,膨润土15%,腐熟的鸡粪50%。

(3)移栽:先在需移栽的土地上挖可放置下育苗杯的坑,坑深大于育苗杯的高度,将树苗带土移栽至林地,每亩栽120株,浇水,用土夯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博研达工业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未经青岛博研达工业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0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