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多网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08002.7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6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方旭明;倪克顺;李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W28/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多网融合的方法,可应用在各种移动车辆上或热点场所实现多种3G网卡和WiFi网卡的带宽汇聚,并实现无线接入共享,给众多聚集用户提供高带宽、高可靠、高稳定的无线上网环境,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下,通信市场由原先的话音业务为主导逐渐向以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为主导的方向转变,无线互联网业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业务,而现行的3G单卡难以满足各种移动车辆上或热点场所众多聚集用户的高带宽、高稳定性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的要求。因此,需要面向这一特定需求,研究支持新一代无线信息和娱乐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多个无线异构网络的融合,以达到带宽聚合的效果,最终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无线宽带资源和更好的网络应用体验。
通过对现有专利及相关技术的检索发现,现有的与多网融合带宽汇聚技术相关的方法和系统包括:
⑴一种多WAN口设备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CN102882802A)针对有线网络,能够实现基于Linux系统的多WAN口设备按比例进行负载均衡的功能。
⑵一种基于动态负载传递的异构网络融合方法(CN102421139A)主要采用移动终端周期性地报告终端侧信息,在基站和无线接入点的配合下目标移动终端完成垂直切换过程并对异构网络性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时调用动态负载传递方案,实现网络负载的动态平衡。
⑶基于定位信息的在3G网络和WIFI网络间的切换方法(CN1794681A) 主要针对提高异构网络间切换的效率,减小不必要的切换次数(乒乓效应)、切换失败概率、呼叫阻塞概率,并减少信令负载以及缩短切换时间。
⑷一种带宽叠加的无线上网系统和方法(CN102665257A)针对单用户终端插入多个无线网卡,并建立多个并行的数据传输通道,达到提升传输速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用户终端上网速度。
目前,上述多网融合带宽汇聚方法与本发明存在以下本质上差别:
1、未能应用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如上述专利(1);
2、未能实现多个3G网卡(包括同构网卡和异构网卡)和WiFi网等多个无线网卡的融合,达到带宽汇聚效果,如上述专利(2)、(3);
3、未能将合并的带宽资源通过WiFi共享出去,提供给多个用户终端使用,如上述专利(4);
4、未能根据网卡的负载情况而动态选择相应的网卡作为上网出口,如上述专利(1)、(2)、(3)、(4);
5、无法智能获取网卡的IP地址、网关等网卡信息,如上述专利(1)、(2)、(3)、(4);
6、在网卡断开网络连接时并未能进行网卡断线重连以及重新拨号,如上述专利(1)、(2)、(3)、(4);
7、方法过于复杂、实用性差,如上述专利(2)、(3)、(4);
上述这些缺陷导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应用在各种移动车辆上或热点场所的多无线网卡带宽汇聚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多网卡带宽汇聚技术方案的缺陷,并将其应用在各种移动车辆上或热点场所,基于OpenWrt系统(一种模块化、自动化嵌入式Linux系统) 的路由器硬件平台(在本设计中被命名为多网多卡融合器),采用带宽汇聚方案能够实现实时监控网卡流量进行网卡的动态负载均衡,定时获取网卡信息并启动断线重连机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多网融合方法,在基于OpenWrt系统的路由器硬件平台上进行多个3G网卡和WiFi卡的融合,实现多个无线异构网络或同构网的融合,以达到带宽汇聚的目的,并将合并的带宽资源通过WiFi共享出去,包含如下主要步骤:
步骤A,开机启动时,自动识别网卡,区分出用于拨号的网卡和用于WiFi共享的网卡;
步骤B,获取各个网卡信息,包括网卡数量、各个网卡名称和它们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
步骤C,加载负载均衡算法,并根据所获得的网卡信息来建立策略路由,负载均衡算法通过软件编程实现;
步骤D,判断已拨号的网卡是否断线,若断线,则进行拨号重连,若未断线,则继续向下执行;
步骤E,判断网卡信息的变化情况,若发生变化,则自动更新策略路由,若未发生变化,则等待20秒后,再跳到步骤D进行判断;
通过以上五个主要步骤,最终使得无线多网融合更加智能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8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温性能的球墨铸铁合金